凝聚岁月痕迹的回忆------读《悠悠岁月》后感

全文总计1188,需阅读5分钟,以下为正文:

    因她的勇气和临床的敏锐性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2022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以上一段话来自于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给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著作的授奖词。也因为这段话,购买了这本《悠悠岁月》,然后花了一天时间在暖烘烘的冬日阳光下,读完了这本著作。

    这本书阅读起来比较累,并没有想象中轻松。甚至需要读者有一定程度对于法国人文的了解,才不会显得枯燥。我也是在译者细心的注释下,慢慢阅读和理解。即使这样,也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无法完全理解。因为没有处在那个人文情境之下,很多只能从字面理解而不是关联完整内容去理解其人文和当时的背景。

  书的叙述方式也不是按照故事或者第一人称来进行描写。作者使用了第三人称的方式,在书中是她或者他们,并使用了一些照片做每个章节或段落的引子。这个很有意思,一张照片,一个人物所穿衣物及背景,就巧妙的将满满地历史感和画面展现出来。

    作者将其所经历40年的历史都融进了书里。也可以将之看做是作者的自传。如果你要看懂或者看出共鸣的感觉,需要有一定的年龄和经历。我在看这本时,也是将自己代入到对应的年代,才越读越有感觉,才会最后酣畅淋漓的一口气看完。

    看完后,与其它书籍不同,书中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但书中这种岁月流逝刻画却十分深刻。将我很多尘封的记忆如同用一双轻柔地手慢慢翻开。我也在思考,为何诺贝尔文学奖会颁发给这本书籍。因书中并没有如同【美】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瓦尔登湖》中文字和意境如诗般的描写。也没有刘慈欣《三体》宏大和波澜壮阔的背景。

  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安妮.埃尔诺更多可能也是一种对于人文历史做下深刻记录的鼓励。因为要想后代或者更遥远未来的人类去了解过去,那就需要留下一些文字或者其它的印记。那我们可想像,还有比获奖更好的方式传承下去吗?

    岁月是个神奇的东西,能感觉到它的流逝,但是无法去描述和捕捉。而这本书的作者安妮.埃尔诺恰恰使用了不同的叙事方式,将岁月的流逝凝聚,将岁月的痕迹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个人对于本书的总结是:“可以一读,但是不要将它当做年鉴阅读,将它和你的人生经历一起阅读回顾。可能回首间,你会发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变的有趣了。也可能会觉得再次看过去似乎过去的苦难也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启智的事。如觉得阅读是一种困难或者无法深入,给你个建议,闭上双眼,感受你身边一切能感受到的事物。拂过你脸颊的清风,淡淡的桂花香,照在眼帘上暖暖的阳光,不远处鸟雀的欢鸣。然后,放空一切,让自己静下来,等到你觉得周围一切感受都无比清晰时,再翻开书阅读,你会发现书中的字里行间都会透露出不同的情绪。

    实际我们在阅读就是在理解作者的所想、所思和所感。你读懂了书籍,就读懂了作者的想法和感受。也只有在静下心后,你才能有代入感,才能读懂和读好一本书。对于我来说,一壶清茶、一个沙发、一缕阳光、一只脚边慵懒的猫咪就能将我代入书中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你知道了《岁月悠悠》的作者是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你一定想一睹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即使它...
    库亚鸽阅读 1,552评论 0 1
  • 推荐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悠悠岁月,总是无声地流淌。 当我们回首往事,发现那些曾经看似平凡的日子,却是我们成长...
    筱笑盈盈阅读 259评论 0 15
  •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这样执着到底为什么…… 这是当年电视连续剧《渴望》的主题曲,小时候看电视...
    感恩遇见0331阅读 291评论 0 4
  •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的当天,兔子先生就给我订了一本《悠悠岁月》。 收到书后一直没有看,趁合围管理的时间打开...
    谷中百合517阅读 470评论 1 3
  • 在读完了普鲁斯特冗长的《追忆似水年华》之后,我很惊讶居然又出现一个写回忆的法国女作家。同样是回忆,她能写出什么新意...
    偏居在骊庐阅读 71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