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这样执着到底为什么……
这是当年电视连续剧《渴望》的主题曲,小时候看电视,听歌曲,并理解不了歌词太多的内涵,如今人到中年,再看到“悠悠岁月”四个字,竟然有无限感慨。得到听书《悠悠岁月》,这本书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代表作。今年这位作者已经82岁了,单从年龄角度,她所经历的岁月沧桑一定更多。
《悠悠岁月》没有刺激的情节与精彩的人物,甚至有点平淡,但回味悠长。读者从中体验到的,是一个真实生命在岁月长河中的喜怒哀乐,直至岁月将回忆吞没,只留淡淡的感伤。《悠悠岁月》源于埃尔诺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生,到2006年的人生历程。不过,这本书并不是按部就班地书写自传,而是精细地描画了一张张照片。整本书被14张埃尔诺的照片划分为15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开始于对照片的文字描述,结束于一场家庭聚餐。每张照片之间间隔五到七年,照片上的人从小姑娘逐渐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照片看似随意偶然,只是一些个人的生活碎片,却勾连着一个个不同的时代。
这本书可谓是一部充满能量和思想的自传,我们能从中读出历史划过的沧桑痕迹,也能读出一个人经历岁月洗礼后的那种力量感。书中也充满了她对历史深入的洞彻与犀利的反思,对自我生活的无情解剖,一点点带我们走近她曾经不堪的生活,让我们了解当年那个历史,了解当年那样的她,当年她所经历过的非同寻常的生活。听完整本书,竟然让人有一种释怀感,这种释怀感是为她的境遇而生,也为她整个的一生而起。
埃尔诺的写作到底独特在哪儿呢?为什么她能从无数优秀作家中脱颖而出,获得诺奖的青睐?在颁奖词里,评委们称赞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在写作中始终坚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化的生活”。从这句评语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关于埃尔诺的两个关键词:极小的个人、极大的集体。她从自身经验抒发、挖掘出平淡细节下的社会力量,从而把个人的记忆融入集体一代人的记忆。
用贾行家老师的话来说,我们都是散落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粒粒沙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活着,以沙子的形式与外界不断联接。像现在对我们来说都很遥远的法国抵抗运动,阿尔及利亚战争,总统选举,左右翼阵营,取得堕胎合理性,不断的人口迁移,城市规模不断向郊区扩大,物质飞速发展带给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裂变……世界一直在变,以它自己的速度。但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刻我相信一定有人和安妮.埃尔诺一样共同经历着这一切。不得不说安妮是个「玩弄语言和文字的高手」,看似在写自己的一生,其实也是一种历史的叙事。你会不自觉跟着她的文字往下走。
可以说安妮.埃尔诺以一作家的敏锐洞察力,冥冥中感到安妮为我们拉长了视角,拉宽了视线,为我们构建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国民间史,让我们了解到了不同时代的法国境况。书中最后一句完美地概括了安妮·埃尔诺作品中的思想和风格:“挽回我们将永远不再存在的时代里的某些东西”,挽回一切将要消失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