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星光表演班学员学习总结
《演员如何把内在感受变成外部表现》
演员,就是在合适的场合演合适的东西给合适的人看。
表演这门综合艺术,挺主观的。因为所有的受众,即观众的主观感受不同。包括不同的演员,拿到相同的剧本,对相同人物的诠释也会不一样。这其中包括每个不同的演员,艺术素质和审美,自我的经历和理解力,在准备阶段,对角色的了解程度等等各方面原因,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千人千面”。而这整个准备的过程,我们称为演员的内在感受。
当我们经过一系列准备和排练呈现出来,整个的舞台效果,从灯光、音效、服化道到走位、调度、表情、台词、语气等等,所有最终面向观众的,被观众观看评价的,这些成为外部表现。
而演员这个介质,或者说主导者,是如何把内在感受变成外部表现呢?
首先,演员在拿到角色的第一时间,是去背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台词形成肌肉记忆,成为自己的话,就不会出现问题了。然后要根据角色人物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语言习惯、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人物性格、人物特征等等各方各面去了解、分析这个角色,让自己能够去真切的感受角色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物习惯,再结合台词和舞台调度,将自己所认知到的这个角色,灵巧的、舒服的展现出来,并进行修正。
其次,在舞台上生活起来。将你所有的认知搬到舞台上来,从舞台环境、灯光音效、道具摆放、妆容发型,再到服装的选择,都严格按照一定的调度,遵循角色的人物背景、习惯、特征等方面的习性,以呈现出来严谨并且生动的舞台。
最后,千锤百炼才是演员进步的根本。好的天赋、好的条件,并不是成为好演员的捷径,努力和勤学苦练才是。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要不断的排练,去练、去想、去揣摩。好的演员,在舞台上去演绎别人的人生,依旧自然,仿佛亲身经历着,引人入胜,也会让观众觉得舒服。再配合上台词、音效、形体、调度等,使剧本里的角色,鲜活起来,使观众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演员所表达的东西。
当大幕拉开,我们已不是我们。我们在台上演绎别人的人生,通过种种的准备、思考和设计,去感受角色带来的定义,去感受剧本所要塑造的人物,去感受所有对演出有益的方方面面,将我们内心所有的感受,完整的、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展现出来给观众看,在让这个角色鲜活的同时,让观众记忆深刻并喜爱这个角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演员是很辛苦的职业,台前光鲜亮丽,台后挥汗如雨。在训练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即使你很累,但是只要站在台上,就要给别人看起来你很轻松。”愿我们最终都可以:让每一次表演都刻骨铭心,让每一句台词都掷地有声。
东明星光2019级表演班学员:郭明杰
2019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