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
今天接着进行关于高效休息的分享。通过上两次的絮絮叨叨,我们了解到,好好休息并不是睡个觉、歇一会儿、放个松这么简单的事情,会休息才能做到好好休息,会休息也就是要学会高效的休息,简单说就是,一让自己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其中包括每天最好安排固定的时间有规律的锻炼;二让自己主动休息,不要等到累的精疲力尽了再休息,工作学习一个、一个半、至多两个小时之内,安排自己放松休息一会儿;三管理纷乱的心绪,去除脑海中的杂念。 上次分享关于去除杂念我们谈到给它们命名,然后想象着把它们从脑海当中踢出去。今天关于它们,我们往深里看一看。
看的时候我们不着急,一个一个的来看,为什么这个杂念出来这么多次呢?为什么它总是挥之不去?是不是因为什么愿望没有被实现?去找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答案出现的那一刻,杂念可能也就自然消失了。
这是杂念。如果是负面情绪和压力呢?
首先觉察,觉知内心的负面情绪,是愤怒、内疚、妒忌、羞愧、还是迷茫等等。切忌要把自己的情绪和带有情绪的自己划等号,人一旦给自己贴上某个标签,很容易接受它的负面暗示,真正变成那样的人,比如内心有挫败感的时候,告诉自己挫败只是当时的内心感受,千万不要说自己就是loser;二接纳,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允许它存在。承认自己现在的状态,同时告诉自己,这就是我,会有负面情绪,但总的来说我还是一个不错的人。;三调查,体会自己的感受,有意识检测自己的生理变化,比如心跳是否加速,呼吸是否急促,肌肉是否感到紧绷等等。心理的变化会带来身体的变化,有时候身体比大脑更灵敏,比如,如果你焦虑,会发现身体不由自主的紧绷,如果自卑,气息就会漂浮等等,试着给自己做一下身体扫描,发现不舒服的部位,然后用意识瞄准那个部位,轻柔的说,放松,放松一下吧!身体的放松反过来会抚平情绪的起伏;四保持距离。别钻牛角尖,别过度分析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越分析越迷茫,不要过分纠结,想象在脑海中甩掉它,举个例子,比如你感到生气,觉察:啊,我生气了;接纳,没有办法,我是人啊,总会有情绪的;调查,我为什么会生气呢?是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吗?保持距离,观察自己生气的样子,然后想象自己不生气是什么样子的。
接下来重点来了,让自己好好睡一觉。
睡眠效率等于睡着时长和床上时间之比。你可以先算一算自己的睡眠效率,0.85以下过低,0.85至0.9之间正常,0.9以上睡眠效率很高。睡眠效率高并不意味着睡眠质量就好,倒头就睡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睡着之后往往思绪活跃,梦梦相连,醒来依旧会觉得累。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太累了,需要早半个小时上床,给自己的身体一点缓冲、准备时间、。如果睡眠效率过低,很可能你有上床拖延起床磨叽的习惯,据说这源于潜意识的生存危机,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不敢早早入睡,觉得自己没有做好迎接新的一天的准备,所以不愿意起来。建议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放松下来。比如每天只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努努力就能达到的小目标,让自己带着满足睡去,满怀期待醒来。另外,试着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入睡前告诉自己“现在我将进入睡眠,随着我身体的放松,我将进入越来越深的睡眠状态,明天早上我将准时醒来,待我醒来我将高效投入工作。”,早上醒来迷迷糊糊起不来的时候,请果断从床上爬起来,喝一杯温水,并对镜中的自己说,“新的一天,很多精彩等着我”。
休息从来不是浪费时间,休息的时候千万不要带着“我还有什么什么没有做”的念头,休息比它们更重要,休息无须有罪恶感。
休息是一门有关大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艺术,只有梳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思绪,大脑才能真正的休息。会休息的人,生活也会更充实有趣。
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休息好才能够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