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笔记理(林文采博士心理营养)Day1
一、沟通层次
1、微笑,2、打招呼,3、讲事实,4、找共同点,(在家里不听话:父母总讲不同点;想改善关系:多说相同点,“你跟我很像”)5、想法,6、观念,7、信念(自己养大的孩子,到八九岁都会与母亲不同,更何况寻找一个三观一致的人)
三观不一致该如何处理:
Step1.允许他讲,虽然我们看法不一致,但你是可以表达的。
Step2.先找相同,再表达。
感受的特点: 被看见
(1)被自己看见
(2)被重要他人看见
(讲课时很注意对听众隐私的保护,不可以录音、录像、拍照)
人的天性:
a. 连结 身、心、灵(精神)
b.爱与被爱 c.价值感
符合天性: 舒服、舒适
失去天性:痛苦 得到天性: 快乐
孩子出于“敞开”阶段,成长过程中,开始向外圈扩展,越来越糟糕。然后就被贴标签:叛逆期。注意: 孩子只是不跟父母连结,而是只跟朋友连结。
夫妻关系的敞开期能保持: 5.2年(从中心敞开往外圈走)
父母不会害孩子,却会伤孩子,导致孩子没有价值感。
如何成为安全的父母?(三不做,一个做)
一个做: 心理营养
教育孩子时,谁是重要他人,谁的话语有分量
三个不做:
1、不说话。伤孩子的自尊、人格,(可以说你错了,而不是说你笨)施虐者本身就是第一个受伤者。
2、不说话羞辱他(不让他没面子)
3、不焦虑(对孩子不信任)
心理营养(五朵金花、五大天性)/生理营养(心理营养足够的孩子,天生就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连结
2、爱的能力
3、价值感
4、安全感(相信自己)
5、独立自主
心理营养
0~3个月
(1)无条件接纳 (2) No.1 in life.生命中的至重 (1~2属于价值感之花)
感观: 只有重要他人才能给(1)和(2);孩子最好自己养
缺乏心理营养:
1、情绪不稳定 2、人际关系障碍 3、偏差行为(伤害别人,伤害自己)
心理营养足够时,五朵花绽放
4个月~3周岁
安→女人,家 (让孩子有安全感)
1、妈妈情绪稳定,2、夫妻关系稳定,3、允许→包办(不允许)
4岁~5岁
“新我”诞生
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优点、特点、天赋、能力。 我可以做什么? 我不可以做什么?
此阶段需要: 肯定、赞同、认同
此阶段: 爸爸更重要
青少年最大问题: 自卑
三大礼物: 1、自我形象,2、人生观,3、性别认同(母亲做不到,只有父亲可以)
如果妻子不认同丈夫,丈夫会去寻找领导的认同,如果再得不到,就会另寻他人。
6岁~6周岁
模范:
1、处理难题的态度,2、人际关系,3、情绪管理。
讨论环节:
我说什么,做什么,孩子才知道?
(1)无条件接纳 (2)如何知道父母重视 (3)妈妈如何稳定情绪 (4)夫妻关系如何和谐 (5)如何用语言对孩子肯定、赞美、认同 (6)如何用非语言表达 (7)如何成为孩子的模范
讨论环节小收获
(1)小孩子生病,家人之间容易互相指责
(2)学生的情绪不稳定,父母、老师需要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