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到底要教给学生们什么,又该如何教呢?这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今天,在拥有教学大纲,有专门的教材,有教学指导用书的情况下,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按照大纲和教材,结合教学指导,基本上谁都可以上课了。
那么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该如何来进行教学呢?在读完《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传奇教师桥本武的奇迹教室》后,使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教学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借鉴。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的日本物资匮乏,教材短缺,加之大部分教材也因“宣扬军国主义”,被盟军一声令下涂成了漆黑一片,字迹难辨。日本的国语课几乎没办法开下去。
桥本武,日本滩中(初高中一贯制中学)的国语老师,他怀揣“让学生拥有真正的学习能力”的朴素愿望,凭借《银汤匙》这本小说,自制了《<银汤匙>研究笔记》,作为国文教材进行教学,将被称为“破落户”的滩校打造成为日本第一名校。
之所以选择《银汤匙》作为教材,是他看中了这部作品的优点:对儿童世界的描写前所未有,文笔细腻优美;行文中下了相当的雕琢功夫,却又不可思议的并未伤及真实;语感好等等。小说中,不只是有日语本身的韵味及其运用的妙趣,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也是散嵌于其中。惹人注目、引入联想的材料俯拾皆是。桥本先生根据《银汤匙》这本小说,花了一年的功夫,自制了《<银汤匙>教材性研究》笔记,作为教材。初中三年,桥本先生带领学生只深入精读《银汤匙》小说,没有任何其他教辅材料。最终使原来的“破落户”滩校成为全日本第一校。而先生的《银汤匙》自制教材,也影响了日本教育政策的变迁,《银汤匙》国语开课50年后,2000年,日本试行设置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各科相互打通,着手于自主探索的综合性学习;《银汤匙》国语开课55年后,2005年,日本提出多角度思考、全方位比较、深化学生主体认知的“读解能力提高计划”。
桥本先生的教学方法很有特点,即“绕远”、“跑题”、“走岔道”,在先生看来,“绕远”、“跑题”、“走岔道”照样可以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可以给学生真正的、生存的、活着的能力。
桥本先生认为,绕远就是王道。只要小说中有零星线索,先生就会由此深入下去,把学生带入完全不同于《银汤匙》的另一个世界。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有很多玩具,最喜欢的,是在门前水沟里捡到的一只土制黑色小狗,表情很是可亲。伯母说这是狗神像,并用空盒子还是什么做了个神宫,把小狗供了进去,还拜给我看。小狗之外,就数看起来笨笨的丑红牛了。他们是我唯一的好朋友。”(《银汤匙》前篇第七章)
文中“丑红”,本是防止口内干燥的一种药物,因其于“寒丑”之日出售而得名。
桥本先生由“丑”字跑题,设计了这样15个问题:
干支是什么?
谁能说出“十大天干”?……
3、谁知道“十大天干”这十个字的训读读法?
4、“十大天干”这十个字的训读,最后的音节都是“兄”“弟”两个音的反复,这是为什么?
5、谁能写出“十二地支”的汉字、日式训练和中式音读?谁知道每一地支所对应的动物?
6、“甲子园球场”的命名与十大天干有关系吗?
7、为什么虚岁61叫“还历”?
8、谁能说出“还历”之后的长寿称谓?
9、请说明《论语》中的年龄用语(这就离开“天干”,跑题更远了……)
10、《百人一首》诗云:“我住皇都外,辰巳结草庵。幽深人不解,反谓忧愁山。”诗中的“辰巳”是指哪一方位?
11、“时入丑三草木眠”的“丑三”大概几点?
12、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这一话题又由“天干地支”跑题到了更远的地方,即由以数字区分方位、时刻的学习,进入以区分一年的学习)
13、“今天是立春”的说法成立吗?
14、“土用”丑日有吃鱼的习惯。这里的“土用”是什么意思?
15、请在“土用”之外举出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季节用语。
可见,这15个问题,涉及到古代中国的天干地支,讲到表年历方位与时刻的正确方法,讲到“时入丑三,草木入眠”的真正含义,讲到预测人生运势的特殊功用,还深入到中国的五行思想、二十四节气中大自然的万千变化……一个“丑”字,愣是延伸出这么多问题。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教材都不可能穷尽的,学生在无限的“跑题”中获得了广泛的知识。
游戏等于学习。先生完全把活动、游戏就当做课程来做,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实现玩与学的联通,在实践中提升。只要小说中出现放风筝,就让学生做风筝、放风筝;出现了杂果子,就找来让学生尝一尝、品一品;出现了《百人一首》中的十个,就在班里办《百人一首》抢牌赛……
一字一乾坤,一沙一世界。凡是小说中的一个字、一个词,都可能变成一个个深入到历史、文化、社会与生活内部的入口。忽而由日本各地的神话传说跑到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不经意间又由日本的武勇传奇牵引出了中国的孙子兵法;由司空见惯的“寿司”讲到了“妻室用语”,从一间小小的“神社”讲到了“母子卧雪”的故事。通过字、词来窥探世界。
这本书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先生的教学方法,还有他对教育的思考。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正如滩校的第一任校长真田范卫说的,“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公立学校不可能做,但在这里,你都可以自由地尝试”,这位校长给予了桥本武完全的信任和授课的绝对自由,始终奉行了“不插嘴,不监督,也从不过问”的“三不政策”。这种“与其灌输注入,不如引泉自出”的理念,既帮助桥本先生走向成功,也成为他授课的精髓。
我不要标准答案,只要你们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1950年,自主授课已长达16年之久的他突然决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花三年时间,各自完成一部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银汤匙>研究笔记》,譬如“自拟各章标题”,“校内自拟标题”,“故事开端”“银汤匙的由来”“章鱼小和尚”等,这些都不是标准答案。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我们无止境的探索;在好奇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自发的调查、自己的思考和真实的感受,才能成为真正属于他们一生的财富。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关联知识。从桥本先生的“绕远”“跑题”来看,没有相关联的知识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一个教师不但要具备像语文知识、数学知识这些学科本体性知识而外,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还需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样才既能横向联系,又能纵向联系,触摸到教材的角角落落。
有了大写的教师,才会有大写的学生。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但真正做到放手、放心,给教师授课自由的权利却不大。大部分学校对教师的规定都有固定要求,规范动作,过分强调教师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这必然限制教师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有了大写的教师,才会有大写的学生”。如果有意回避与学生的身体碰撞,将学生的成长权完全交由其自主性,自己只站在远处观望呐喊,“都给我强大起来”,是培养不出大写的学生的,培养不出站立的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