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真快,转眼大学毕业三十年了。刚毕业上班那会儿年轻气盛有力气,与同事一起骑着自行车就去了三四十公里外的灵岩寺,对那时灵岩寺的印象只停留在墓塔碑林上。
近来计划着重游灵岩寺,感受一下那里的气场,爬爬那里的山,体验爬山的乐趣,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灵岩寺,与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宜昌的玉泉寺、浙江台州的国清寺,并列为全国四大名刹之一,一定有它独特的地方。灵岩寺最出名的还有千佛殿,一具具别有特色的佛像,院内古老的银杏树、嵌在半山巅的“红门”里供的佛像……都在诉说着千年历史。
11月中旬的一个周末,赶在银杏树落叶尾期,我们开车到了灵岩寺。虽然天有点阴,来玩的人还不少,停车场停满了车,被指引到离得较远的地方停好车,随着人流向灵岩寺走去。
路边一排柿子树,已掉光了叶子,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再往里走,也发现不少柿子树点亮了风景,正是柿子成熟时,路边也有卖柿子或柿饼的。
灵岩寺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古刹之地少不了上千年的柏树,经风历雨留下的痕迹,诉说着辛苦的一生。“大灵岩寺”的石碑立在门前广场上。站在寺外可看到高高的辟支塔以及山腰间红色的积翠证盟殿,俗称“红门”。
买票进门,便看到几棵古老的银杏树高大的身影,黄叶铺满地。前方是天王殿供着四大天王,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笑迎四方客。
我们绕过石刻石雕一景,后面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寺院后面的千佛殿,供奉着十八泥塑罗汉,其造像艺术,属国宝级文物。
经过禅茶一角,看到不少人在喝泉水泡的茶,我们没有流连,因为此行来主要是登山去积翠证盟殿,问了检票的工作人员需要多少时间?海拔六百多米,来回要两个小时。
于是开始从西路登山,台阶连着台阶,比较陡,途中多次歇息,也是一身汗水,没有想像的冷。中间去看景点“可公床”、“一线天”。灵岩寺的山石与别处不同,有的地方如刀削壁立。
去“一线天”遇到迎面的游客才知道选错了路,多走了几公里,应该从东路上山,经过一线天再去红门。
“红门”名积翠证盟殿,亦称证明功德龛、方山证盟殿,位于千佛殿北、灵岩山颠南坡半腰,依山凿壁而成。古有“灵岩削出玉芙蓉,岚光秀色自重重”的诗句。平台上可俯瞰整个灵岩寺风景,塔影殿廊,交映生辉,景色壮观。
龛内北壁上有雕塑释迦牟尼像,高约5米,面容生动壮硕,体态丰满自然,身着袈裟,左右各塑菩萨1尊。龛上绝壁如削,状若斩云。
“红门”西北半山有一亭子,站在此处可清晰看到石壁上的“红门”,也可看到另一边山顶特别的石头。每座山都由不同状态的山石组成,风格各异。
下了山我们才耐心去欣赏院内各种风景,辟支塔、墓塔林、千佛殿、御书阁以及双鹤泉等等。看着百度上的介绍,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