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本义是两个手举着斧头(兵器),甲骨文的斧头随便划拉一笔就行,李斯的这把斧头要写好几笔、也太复杂了!
2、不:第8天“经时不久”遇到过,是“胚”的本字,本义是萼足(花托”,从字形上看,上面的横画表示地面;下面的部分看起来好像地底下的种子萌发时向下生长的根。
3、复:据说甲骨文里上部分像个村庄、下部分是个脚,表示回到某个地方、走旧路,这倒跟现在的意思接近。
4、起:由静入动。左边的“走”本义是跑,字形上面是一个甩开双臂的人形、下面是一只大脚。现在我们写的右边是“己”,清末民国时期写的是“巳”,汉代以来有写作“巳”的也有写作“已”的,但秦朝李斯写的是什么、我不认识。
我突然觉得“起”的右边部分象个翘着尾巴的小狐狸,但我不认识是什么字,先找只小狐狸记着这个形状,等以后万一见到了或许印象深一点。
2018年7月10日,周二。
今天顺便认识“阜”,本义是阶梯或小土山,用来表示升降,字形像山崖边上的石阶,后来泛指山,再后来用作形容词、同“富”、表示富有。原来“阝”就是它,我们在第14天“乃降专惠”、第26天“陀及五帝”都遇到过这个“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