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辅导孩子写作业,心脏要蹦出来的感觉,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个小人很想脱口而出:“你是傻的吗?”,“脑子里都装了些啥?”;
另一个小人告诉自己:“不行,这个话坚决不能说出口!”
转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丝丝春雨,做了个深呼吸。。。又回到书桌旁,看着一脸懵的儿子,
我问他:“是不是妈妈在旁边,你会更紧张,更不会啊?”
儿子眼圈已泛红:“嗯。。。”
我一方面心里又急又气,一方面又觉得孩子可怜,唉!
经历过的家长一定都知道陪娃写作业的滋味,那心情就像过山车,好的时候欢欣鼓舞,不好的时候跌落谷底;时而想击掌庆祝,时而想抬手打人;仿佛心底有一座活火山会不定期喷发!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父母的眼里,含着对孩子未来的殷切期望,也含着对孩子未来不确定性的莫名恐惧。
陪孩子做作业成了家庭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铺就了一个家的希望之路。为了能让孩子好好学习,陪写作业陪成事件的事屡见不鲜。广大家长们,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孤军奋战,盟友非常广泛地存在。
一起来看看,我们在陪孩子做作业时,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01 耐心讲解
在刚开始陪孩子写作业时,大部分家长都不会一上来就血脉喷张的,一开始肯定会先耐心地讲解,这时候的你,想必是和声细语,温柔在线的。
“5+7=?”,手指数不过来?我用数学小棍来摆摆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凑十法,对,7可以分成。。。,或者5可以分成。。。”
看,多么耐心的家长,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此时的你依然是孩子眼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妈妈。孩子的反应是,
呃。。。”
5+7=11?。。。7可以分成3和4“
“7可以分成3和4是没错啦!可是我们现在要用的是凑十法,应该分成几和几呢?”
02 急躁反复
“为什么还是不会?好,我们再来一次!”
“5加几等于10?”
“你有几个手指头???”
俗话说,事不过三,反复几次之后,孩子的智商依然不在线,有点急了。
心里默默在想:“我是生了个傻子吗?”
“就这么几道题,做了这么久,还是迷迷糊糊的,脑子里装的是啥?”
“我当年的神武怎么就没遗传给他呢???”
我们人类的大脑有一黑一白两种模式,小黑是由杏仁核主导的情绪脑,小白是由大脑额叶主导的理智脑,此时,小黑开始行动,小白出来阻止,一黑一白开始对弈了。
03 想骂人
“你是不是傻?”
“脑子想啥呢?”
“磨蹭什么?还不快点!”
。。。
一大堆训斥的话涌上心头,有的家长,此时会将这一大堆训斥脱口而出,如洪水猛兽,扑向孩子。
这时我们来看看,孩子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如果孩子已经常习以为常,根本就不怕,那火就白发了。
如果孩子怕了,会怎样呢?
孩子的情绪脑也会被激活,会本能地想逃跑,身体中的“皮质醇”会增加,将血液更多地分配到四肢。这样一来,大脑的供血就会减少,反应就会变的迟缓。很不幸地告诉你,孩子变得“更傻了!”
04 想打人
骂完之后,孩子变的更不会了,这时候家长更急了,已经完全被情绪脑控制,血液流向了四肢,大脑已经没有办法理智思考,四肢蠢蠢欲动,想抬手打人,抬脚踢人了。
有的家长打在了孩子身上,有的家长打在了对方的身上,反正这个时候情绪已经不能控制,谁撞上谁倒霉,因为陪孩子写作业,结果两口子打了起来,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打到报警的,也大有人在。
05 为什么打?要不要打?
经过前面的一番折腾,孩子的做业做好了吗?
做到哪儿了?
啊?不知道啊!
打了一顿之后,效果如何?如果真的有用,下次孩子能自己乖乖好好做作业了。
不错不错!打得好!打得有效果!
可如果不是这样的结果,对孩子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家长在情绪脑的作用下对孩子发火,甚至大打出手,不但会让孩子的大脑变的“更笨”,还会让学习和做作业与父母的打骂之间建立起连接,下次孩子一坐到书桌前,就会想起这些坏情绪,所以很多孩子一坐下来写作业,就已经满面愁容,内心抗拒了。
试问这样的孩子如何能爱学习,主动学习呢?
更奇怪的是,我们的大脑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会把那些口不择言的“恶语”记得很牢,比如家长一直骂孩子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笨”纳入到他的自我概念中,觉得自己就是笨。
很多家长小时候就经常被父母呵斥,被父母打骂,也曾暗暗发誓,以后自己有孩子决不以那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然而,情绪上来了,情绪脑控制了理智脑,在被激怒的时候,就拿出了自己最深恶痛绝的方式,这方式成了家长在被激惹状态下的唯一选择。
说是唯一选择,里面也蕴藏着无奈和绝望,讲也讲了,骂也骂了,还是不见效果,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就搬出了最低级、最没用、最伤人的办法。
陪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想想我们当初为什么会发火?因为孩子不好好做作业。
我们发火的目的是什么?让孩子好好学习。
效果达到了吗?没有。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而不是为了发泄情绪。
那么,在下次想发火的时候,先在心理默数:“1、2、3、4、5、6、7、8、9、10“,慢慢地数,给理智脑时间思考,很可能就想出好的办法,不用发火了。
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唤出自己的理智,不然如何要求小孩子做到心无旁骛,专心学习呢?
当然,父母有情绪,也不能一味地控制、压抑,那样也会影响父母的心理健康,只是不能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那样只会恶性循环。。。最后有我们老泪纵横,悔不当初的时候。
做为成人的我们应该可以找到很多其它的方式来疏导自己的情绪,比如运动、听音乐、逛街等等。
和孩子共商对策
越不会越着急,越着急越不会,这就像陪学魔咒一样,不得破解吗?
既然发火不管用、打不管用,我们来换个方法,把父母和孩子的理智脑都用起来。
找一个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商量一下,下次做作业又很慢、又不会的时候怎么办?
妈妈:“宝贝,来,我们商量一下,下次不好好做作业的时候还想不想挨打?”
孩子:“当然不想了!而且你打我也没用啊!我反而更不会了!”
妈妈:“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
孩子:“下次你要发火的时候,先走开,让我们都冷静冷静。”
。。。
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就可以试试,感觉自己要发火了,先走开。
家长走开了,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原来我写作业又慢了,这个题应该会,又没做好了;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的情绪先冷静冷静,不要让情绪脑占上风。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自己定的方法,他当然会积极主动,开动脑筋;对于家长来说,也可以给自己一些空间,不用两只眼睛一直盯着孩子,给彼此一个喘息的机会。
等到再回来的时候,孩子反而又快又好地做完了。如果真有不会的,家长也可以平心静气地给孩子讲解了。不再是”一做作业,鸡飞狗跳。“了。
成功心切,关心则乱,越是想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急,却越容易适得其反。给孩子一点空间,也是给自己一点空间,让彼此都能够舒缓地呼吸,让家庭环境恢复平静。
孩子是自己生的,生活是自己选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掌控的,为自己、为家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们都任重而道远。
作者:贤贤,心理学专业的半拉文艺女青年,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我,身材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