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过上了许多人向往的、不用再为生计奔波的自由生活。
这样的生活已经过了两年多,并且陶醉其中。
在家的日子自由自在,一觉睡到自然醒,开车出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郊区行,别人过节,我宅在家里 ,别人上班,我出门晃荡。
写作、读书、看电影、学佛、健身、养猫养狗、喝茶、晒太阳发呆…… 和大多数不上班的人一样,尽情享受着生活。
然而,我并不满足,非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无限的知识,梦想着后半辈子成为一个作家。
所以,我计划着多读书,多写作,多看英文,把感兴趣的网易公开课,还有家里没看完的书全部看完。
梦想照进现实,梦却碎了一地。
我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因为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时间被我用得支离破碎。
大部分的情景是这样子的:我斜靠在沙发上,手里捧着手机刷着朋友圈。
如同昨天一场TED演讲中描绘的一样,演讲的题目是“如何掌控你的自由时间”。
一周7天,一天24小时,一周是168小时,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是平等的。除去一周工作的40个小时,睡觉的56个小时,一周的自由时间还剩下72小时。72小时,意味着每天有10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演讲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女职员家的水管爆裂了,她不得不放下所有的事来应付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她先是找水管公司的电话,然后给水管公司打电话约维修的时间,约好时间后她在家等着水管工上门来修理。这一事件用去了这个女职员整整7个小时的时间。
演讲者说,7个小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7个小时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学赛马,或者学习另一门语言。可人们却总在说没时间,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像我一样,斜靠在沙发上刷着手机,或看着电视。
演讲者的观点是,正如水管爆裂这样的紧急事件一样,我们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挤出7个小时的。所以她建议,重要的事情先做,避免拖延,另外,最好在每周五列出下一周的必做重要事件。
长此以往,人们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自由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然,相对于我而已言,除了睡觉以外,几乎都是自由时间,我一周的自由时间竟然高达112小时。
时间管理是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的一个难题,尤其对于一个自由人来说,更是如此。而我其实是一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
我读了一些如何克服拖延症的书,上网搜寻了“自由职业者是如何安排时间的”,想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
“巴黎,我认识的一位写东西的,早起跑步,洗漱,去图书馆坐着,工作,交货。下午逛街,去老店淘东西。晚上接到回馈稿件,加工第二遍返回,睡。
东京和巴黎之间往返的一位,画画兼策展(因为父亲也是画画的,帮着家里做)。早起排日程表,见好几波人,午饭一般在饭局里耗费掉,下午去自己入股的某个小画廊看看,回家,晚上有时间就写写画画。
一位在阿姆斯特丹做电脑动画设计什么的,中午起,吃东西,午后做活,发到美国,欧洲时间凌晨等反馈,看完,即时修改,做规划,凌晨睡觉。”
我发现,别人的生活也没什么特别的,但越是所谓自由的人越需要很强的自我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