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中的理解
这时候,屏幕上出现了这节课要学的新诗《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先检查朗读。”干老师的教学仍然从检查预习开始。老师先请一个同学为大家读一遍,除了把“浣女”读成了“完女”外,这个学生读得都很好,非常流畅。干老师做了纠正,并顺便带领大家理解了词意。学生通过预习,都已经知道“浣女”就是“洗衣服的女子”,干老师又用美女西施的例子,来丰富孩子的已有经验。随后,全班又一起齐读全诗。
“读得很好。”干老师肯定了大家的朗读后又提出新的问题:“和《七律·长征》一样,这首律诗的第一联是总写全诗的。请问哪个词可以概括全诗?”这也是预习作业中《山居秋暝》部分思考题的第一题。
“空山。”很多同学都说。虽然也夹杂着几个同学“秋”、“天气”的声音,但是最后一致认为是“空山”。
“那为什么不是天气呢?”干老师先带着学生辨析了为什么不是“天气”,因为“天气”的意思是“时候、时节”,诗中写的时候是“晚来秋”,就是题目“秋暝”的意思,而“暝”字就是“日落、黄昏”的意思。因为学生都做了预习,理解词语,逐句翻译,所以老师很轻松地一带而过。
“好,现在我们知道这首诗整个是写空山的,那么第一联写出了这是一座怎样的空山?”
“是充满景物的。”对于这个男生的回答,干老师仍然要他回到具体问题:“我们只讲第一句。”
“是下过雨的空山,空气清新。”
“难道草木不清新吗?下过雨的空山,肯定都是清新的。我结一个词吉净。”这时,屏幕上出现了“洁净”二字。干老师又要求学生拿起笔来,把新雨”画出来,再在旁边写上“洁净”二字。
“时间是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怎样的?”干老师联系孩子们身边的环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现在就是秋天,如果到了黄昏,你坐到山上去,有种怎样的感觉?”
“凉爽。”
还有呢?
“冷。”
“冷与凉爽差不多,”他说道,“还有就是,它会给人一种寂寞的、幽静的感觉。所以你在“晚来秋'下面也画一下,旁边注上“清凉'。”
这样理解过后,干老师让大家把第一联再读一遍,然后找同学翻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因为充分地预习了,所以这个学生在课堂上显得越发轻松。
“很好。”干老师再次表扬了她,然后转向其他同学,教给大家直译诗歌的方法,“同学们,你只要看着它翻译就可以了。空空的山上,雨下过之后,秋天的傍晚,幽静清凉。”接着他又说:“然后,你还可以像这个学生一样,再把句子组织一下,秋天,空空的山上,经过一场雨之后,变得非常洁净,到了傍晚,山上显得幽静、清凉。就这样说就行了,是不是很简单啊?”
因为时间关系(本次上课研讨的目的重点在于语文知识的问题,而培训时间极为紧张和有限),所以干老师在此没有让学生对自己的翻译进行校对后,再把正确的翻译写下来。但是如果是老师的日常教学,这个环节则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对学生“训练有素”的具体体现。
“好,我们继续,第一联是总写的,那么接下来的二、三两联就是怎样的?”“分写。”有了《长征》的铺垫,学生都知道了首联和后两联之间的关系。“对,就是详细地写,写什么?”
“景物。”学生说。
“具体写空山里的景物。这个空山里有哪些景物?我们先把二、三两联读一下。”
学生读后,老师让学生再拿起笔来,重新在诗上把所写景物圈出来。这是预习作业中《山居秋暝》部分思考题的第2题:
2.王维的诗被苏东坡誉为“诗中有画”,请根据诗句分析:这幅画里有哪些景物,这是一幅怎样的画?(景物要写全,在第二、三联中)
但是预习作业显示,学生错误百出。因此,对这一难点,干老师又要求每个学生课堂上再经历一次思考。“明月、松、泉、石、竹、浣女、莲、渔舟。”这一次,有些同学就找得完全正确,干老师表扬了大家,然后让大家在自己刚才圈画的旁边,画上一颗星星,作为对自己的奖励。
“还有一个问题,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
“美丽的画。”“山水画。”“风景优美的画。”“迷人的画。”七嘴八舌,一个男生的发言:“这是一幅幽静的画。”
“清新、幽静的画。了不得!”果然,干老师把“了不得”这个词送给了这个男生。受这个男生的启发,马上一个女生又说:“景物万千的画。”
“景物万千,就是说景物很多很多,是吧?你看,这空山上有很多景物,我们已经列出来了,有明月、清泉、松、石、竹、莲,有浣女,有渔舟,景物万千啊。”同《长征》一样,干老师用一个大括号,大括号前是(空)山,大括号后分列这些景物,表达出第一联和第二、三联之间的总分关系。
详细翻译
“好,我们再玩一个对对子的游戏。”同样,这个对对子游戏,也是昨天《山居秋暝》预习作业中出现过的,学生也都思考填写过。仍然跟刚才一样,老师说一句学生对一句,教室里的气氛很是轻松愉悦。
师:明对清。
生:月对泉。
师:明月对清泉。
生:松对石。
师:照对流。
生:松间对石上。
师:明月照松间。
生:清泉······
4
同样,这里也有一个小小的陷阱,最后的一句“明月照松间,()”,跟学生做的预习作业“明月松间照,清泉( )”是不一样的,这一字之差,当很多学生又按惯性流出“清泉石上流”的时候,一些聪明敏感的孩子马上觉察到了。“不是!不是!”他们叫了起来。
马上就反应过来,应该是“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
对对子的游戏又继续了。这次由学生全部读完。
生:竹对莲,喧对动,竹喧对莲动;
浣对渔,归对下,浣女对渔舟;
归浣女,浣女归;
下渔舟,渔舟下;
竹喧乃浣女归来,
莲动是渔舟()。
哈哈,仍然在最后一句掉进了陷阱-“竹喧乃浣女归来,莲动是渔舟下···..·”整齐的声音又乱了。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孩子们也开心不已。
到底该对什么呢?孩子们又七嘴八舌“乱对”着,干老师仍然要大家用刚才的方法,一个词一个词地去对:“莲动”对“渔舟”,“归”对“下”,学生发现,“莲动是渔舟下()”,可是还少一个字呢!有个聪明的孩子又叫起来:“莲动是渔舟下来。”但是干老师却说,对对子不能重复啊,上面是“来”下面就不能用“来”了,怎么办?一时间,学生头脑紧张,但却好像被激住了似的,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
同样,因为时间关系,干老师给了一个动词“流”,“竹喧乃浣女归来,莲动是渔舟下流”。“向下流”与(举动)“下流”,这个词的歧义,让这个对子有些像“无情对”了,每个词都对得很工整,但是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有一种别样的趣味。因此,教室里又是笑声一片。
“竹喧乃浣女归来,莲动是渔舟下流。”笑声中,干老师让同学们把这最后一个对子读了一遍。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干老师又带着学生继续前行:“现在谁能把第二、三联这四句解释一下。”
那个回答说“这首诗是一幅幽静的画”的男生又积极地要求发言:“明月高挂,照着松林,清泉悄悄地在大石头上流淌。竹林里传出回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动了,那是渔夫正收网,也准备回家了。”
干老师没有再继续找同学发言,他带着学生用逐字翻译的方法,一起把这四句翻译了一遍:“前面两句很简单,明月在松树的空隙间照着,或者明月照耀在松树的空隙间,清泉在石子的上面流淌着,或者清泉流淌在石头之上。关键是后面两句,后面两句要这样解释,竹林中传来欢笑之声,哦,那是浣女洗衣归来了,莲叶在晃动,是渔舟顺流而下,回家去了。”
这样,到这时,学生已经基本明白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思考:空山空在哪
干老师问:“现在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吧,我们来看思考题。”这就是预习作业中《山居秋暝》部分的思考题3:
诗人开头就说“空山”,可是我们刚刚发现,这画中充满了景物,甚至是人的活动(包括女孩的笑声),为何却称为“空山”,这没道理啊?
有个学生说:“因为林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所以是空山。”
“那也就是说,如果我现在把窗帘拉上,那么我们这个教室就是空的?”干老师幽默地用她的说法举了个反例,大家都笑了,这个女生也笑了,说:“不空。”干老师又表扬她说:“这个同学很聪明,表扬她,是因为她会思考,也会利用网络搜索答案。其他同学一定要学会这样预习。但是窗帘拉上,我们的教室还不会空。”
这时又冒出了一个很可爱的回答:“空山是个地方。”原来是最后排的一个男生,他在下面小声地说,结果被声音更亮的同学扩音了。
“哦,就像是一个人长得非常威武高大,但是他的名字却叫作“小小',或者一个女孩子名字叫作“小花',她成了老太婆了,我们仍然叫她“小花'。”干老师又打比方来说明这个孩子想说的意思,他接着又说,“这个答案实在妙,让我吃一惊啊。这个孩子很聪明。但是不是这样呢?不是这样的。继续寻找另外的答案。”
又一个女生发表意见:“我觉得这里是很幽静的山。”
“哦,空,不是说没有。空是幽静。她给了我们一种新解释。”干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发言。
没有学生再发言,提出新见解了。干老师开始集中讲解,来解答这个问题:“好,我们来看一看,到底这个空山,是一座怎样的山?”
这时候,在大屏幕上这个问题的下方,再一次出现了刚才已经学习过的全诗内容结构图。
“这是一座怎样的山?首先它有很多景物,而且它还有好多动词呢。照耀着,流淌着水声哗哗哗,还能形成瀑布呢。女孩子在那边嘻嘻哈哈地笑着,喧动着,渔舟是顺流而下的。这些从表面上看都不是空的,为什么叫它空山呢?”没想到干老师非但没有继续讲解,反而卖了个关子,说,“这个道理,可难啦。我要先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画,再来说。”
悠悠的古筝曲,又如月光般流淌了。大屏幕上,一张水墨山水画又引起学生一片惊呼:“哇!”
看到山水,学生惊呼过后,便情不自禁辨认起里面有哪些景物了。
“你不忙回答,我要你观察,这山“空”不“空'?”干老师发问了。
“不空。”同学们回答。
“我要你观察,这图画中有没有空的地方?”干老师再问。
“有。”学生再看着这幅图,老老实实地说。
干老师又指着《秋山图》上面空白的地方问:“这里空,对吧?”学生都点头。
“好,那这里有什么?”干老师又问。
“云!”学生又齐齐回答。
“那你刚才说空,现在又说有云,你到底在说什么呢?”
同样,干老师又让学生看图画下面,那里也是“空”,可是却也“不空”,因为是水在流淌啊!
“那你刚才说空,现在又说有水,你到底在说什么呢?”
画又换了一幅,很多孩子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又叫起来:“看,那里还有人在洗衣服呢!”
“你觉得这山能叫空山吗?”干老师再问。
“不能。”
“为什么?这不明明就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吗?”
“有人!”
“有人就不空了?”竹喧归浣女'还一群人呢!”
画面又继续转换着,依然是水墨山水,依然是同样的问题:“这山能叫“空山'吗?”
学生的意见倒跟刚才不大一样了,从刚才只找景物变为评论此山能不能叫“空山”了。
最后,水墨的山水画又转换到齐白石的一张虾趣图上了。在这张图的旁边,大大写着一个“空”字,干老师开始揭开为什么让大家看画的谜底了。
“为什么说那个山还叫空山?我们来看这个,画中有空白且没有景物的地方吗?”
“没有。”“有。”学生意见不一。
干老师指着画面上虾下面的空白处问:“这里是不是空的?”
“是。”
“这里是什么?”
相比有些同学傻傻地回答“白纸”,第一排的一个同学很聪明,说“水”。
干老师马上表扬了他,说:“这个同学很聪明,这是水。你看,如果没有这水,这虾还能游得这么活泼灵动吗?因此,这是“空'还是“不空'?”
“不空。”学生这次齐齐地说。
“这是“空',也是“不空'。“空'就是“不空',“不空”就是“空'。”没想到干老师绕口令似的说了这么一串,学生都笑了。听课的老师们也都开怀而笑。
干老师继续说道:““空'是“空',可以倒进去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空”不是“没有',“空'是“空杯',是这样一种状态。
“同学们,今天你不太懂,我先告诉你,“空”不是“没有'。“空”是什么?“空'是一种“满盈'。
“我们已经知道了,“新雨”就说明这空山是-(学生:洁净的。)这“晚来秋'说明这空山是什么样的?”
“清凉、幽静的。”
“·明月松间照',这“空山'是什么样的?”
这一句学生概括起来困难了。干老师告诉大家:“是不是很茂密的?不是,它恰恰是疏朗,它是明亮与疏朗,所以它是“高朗'的。”他又让学生拿起笔来,在诗句旁边相应的位置注上“高朗”二字。接着,干老师又做了一个有趣的“循环解释”:“疏朗、高朗啥意思?就是“明月松间照”的意思。'明月松间
照'什么感觉?就是“高朗”的感见。
干老师又问:““清泉石上流”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学生说。
“这是一种怎样的舒服?”干老师让孩子们更细微地去揣摩。孩子们就用“清澈”、“活泼”、“灵动”这些词来形容这种“舒服”了。
“然后还有“竹喧归浣女”,如果传来的是几个大男人在划拳,那声音好不好听?”
学生都笑了,摇头连说:“不好听不好听。”
“那声音不好听,但现在在竹林里面远远传来的是什么声音?”
“笑声。”
“谁的笑声?”
“浣女的。”
干老师又联系古代第一美女西施,让学生感受这“浣女”的笑声,是美妙、活泼、灵动的,是生机勃勃,充满生气的。“莲动下渔舟”也同样给人灵动的感觉。干老师让学生同样把“生机”、“灵动”这两个概括词,写在这两句诗句边。
这时候,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山居秋暝
[唐]王维
洁净
清凉、幽静
↓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高朗
清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机
灵动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指着屏幕上的板书,干老师再问学生:“好,现在我们知道这座空山,到底是怎样的意思了吧?“空'就是这样的一种特别感觉啊:心里的环境,洁净、清凉幽静、高朗清澈、生机勃勃、灵动。我们现在把这种种感觉,都读出来。”学生的声音里,开始在有意识地追寻一种空灵··..··
干老师又让同学们看预习题补充资料,问:“王维晚年情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