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恰恰天蓝
打今起,开启阅读第二阶段,主题阅读(皇帝阅读)法阶段。
1.《提问的力量》本书于我:★
建议直接看第13章是提问的总结与引导。
很遗憾的是书本并没有系统性地阐述出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而是以案例为主笼统地总结出十一类问题指南,没有系统性的方法论。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第一类:诊断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楚当下发生了什么事,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它由什么导致的发生的,换句话说和医生问诊一样,目的是摸清问题的本质。
第二类:战略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弄清楚别人未来的规划,比如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多少成本来执行、执行了会有什么样的风险等。
第三类:共情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更深更感性的回答,探究其情绪出现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
第四类:桥接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破冰,与不熟悉、怀疑、敌意、顽固的人建立联系,取得信任。
第五类:对抗型问题。提问的目的如何恰当地提出那些咄咄逼人的问题,诱导别人回答所要的内容,达到自己的沟通目标。
第六类:创意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鼓励人们思考不熟悉的事物,思考新的想法与创意,头脑风暴。
第七类:任务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协作共同完成一件事,和富有领导力的人所做的事类似。
第八类:科学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快速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得出靠谱的结论,这类似麦肯锡等咨询公司的假设驱动
第九类:采访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采访人过去,基于过去来预测别人的未来。
第十类:娱乐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交谈的气氛,让对话富有趣味和魅力,加深双方的关系。
第十一类:遗产型问题。提问的目的是询问过去,看别人过去曾接触过的人事物。
本书有11种的模版可以参考,以下做一下简介可以参考一下:
诊断型问题:护士特里萨•加德纳如何在美国最贫困的地区帮助不愿开口说话的病人诊断病情?
战略型问题:就像地球上空想象出来的卫星, 初见是轮廓, 将镜头拉近后一切细节清晰可见。
共情型问题:治疗师贝蒂•普瑞斯特拉如何拯救罗杰因出轨而面临崩溃的婚姻?
桥接型问题:人们处于认知放松的状态时, 会感到自己能为听众所接纳。如果在此时鼓励人们开口说话, 那么桥接式问题效果最佳。
对抗型问题: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如何让自行车冠军阿姆斯特朗承认服用兴奋剂?
创意型问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如何用“像百万富翁那样出行”的想法来创立优步(Uber)公司?
任务型问题:本•科恩与杰里•格林菲尔德如何用价值5美元的冰淇淋制作函授课程建立福布斯100强企业Ben & Jerry's?
科学型问题:科学家托尼•福西如何对抗艾滋病病毒并把患者的寿命由8个月延长到50年?
采访型问题:吉姆•戴维斯如何将新百伦(New Balance)从6名员工发展成为拥有逾6000名员工、价值4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
娱乐型问题:灵感进发的主持人,在电视上的主持人都问什么?寻找不同层次 的经历和意识,决定你的目的地和你想到达的最远处。 以一个开放性问题开场, 然后询问事例, 激发他人讲故事。 为反思、 幽默和情绪制造空间。
遣产型问题:人生的教训,反思带来成长,你的过去与现在发生了什么阻止你进前的问题。它们帮助我们识别成就、 表达感激、 设定优先次序或者是填写遗愿清单。
2.《提问的艺术:沃顿商学院写给管理者的提问指南》费德姆 (Terry J.Fadem) ,本书于我:★ ★ ★
提问的态度
直到真正进入企业,到商业化的环境里,才明白我那记者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拟态世界。我知道自己是记者,采访对象也知道他的言语将公之于众,我们共同完成一场表演。利益在这里只是短暂的存在,当作品完成进入公共领域以后,那层利益关系便结束了——至于报道的影响,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偶然的长尾效应,这早已不是采访提问的语境可以再控制的了。更何况,大部分新闻都是速朽的。我认真用心的准备,试图找到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也只能为它续命一秒或者N秒。仅此而已。
可一旦进入商业机器中,循环往复的利益链便开始运转了。7*24永不停歇。每一个过去的你,都将钉在永恒的利益之柱上。如此说有些夸张,不过商场的基本逻辑就是交换与流转,权力与信息不对称创造财富。这时候,提问的艺术就变得尤为重要。提问是连接利益相关者的桥梁——往大了说,权力关系、利益格局是提问的基本语境,而精微的细节,决定了能不能把一件事做成。它需要经验、判断,也有个人化的东西在其中,太考验智商与情商了。
1、在任何情境中,都要思考你还不知道什么。
2、平等对待你的所有对话者。也许他们的职级没你高、地位没你显赫,但人家知道你不懂的知识,甚至是某方面的专家。你需要他们。
3、做你自己。——不要照搬本书里或其他途径学到的提问风格,也不用硬提问题。你就是你。如果某种问题类型或风格不适合你,就换一种适合的。
4、永远对回答者的回答抱有感恩之心。即使提问过程充满了争议、问题的选择异常艰难,也要这么做。这会让你不仅是一名拥有技巧的质问者,而且能让你逐渐成为一名真正的领导者——有威信、受爱戴的管理者。
——【作者:冉(来自豆瓣)】
没人能掌握所有的答案,但我们仍旧可以掌握所有的问题。
要拓展自己的智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寻找无知”的过程。
苏格拉底说:“唯有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智者。”
3.《提问式工作术》(日本)松田充弘 ,本书于我:★ ★ ★
传达出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尊重、真诚、双赢。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的使用方法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①明确目标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②执行目标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③解决问题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④客户是怎样的人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⑤找出独特卖点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⑥创造收入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⑦提升员工干劲
魔法提问曼陀罗表⑧最完美的会议
4.《提问的威力:教练问题全清单》 [美] 托尼·斯托茨福斯 ,本书于我:★ ★ ★
教练技术
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多问几个“然后呢?”、“还有呢”。
可视化方法。
SMART式目标设定方法:
“具体性(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获得(attainable)”、“相关性(relative)”、“time(时间节点)”等标准
摒弃灌输式的教导模式,转而以启发、引导为主
5.《循环提问》[德]弗里茨•B.西蒙 / [德]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 ,本书于我:★ ★ ★ ★
心理学著作
系统式治疗
循环提问不是日常交谈的某种形式,而是家庭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家庭(或其他社会系统)的成员,开启一个外部的视角,让他们能够以此来看一看个体之间的关系。
有些行为互动是有益于关系的,而有些却相反,这不一定是行为者的初衷好或者不好,更多的是团体中大家互相影响互相验证的结果。说起来有点绕,大概是说,你以为的受害者不一定就是真的“受害者”,从某个角度看也许是“控制者”或者“自我预言实现者”。因为家庭中任何一个人即使是最小的孩子,对家庭里可能发生的一切都拥有某种形式的否决权。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协同决定了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环境。这也是系统论与其他心理学流派理论最大的不同,关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的。你有问题,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在的系统出了问题。
理论上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对那些与问题或症状的产生和保持有关联的互动和交际模式,应该被“扰动”;其二是那些与问题解除的产生和保持有关联的互动和交际模式应该被“激发”。简单来说,对于关系有益的行为正强化,有害的反馈负强化。
在缺少信息的时候,信任永远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的方法。
李松蔚老师也曾经说过“信任本质上等于冒险”
亲子关系,通过实施“把受害者变为行为者”策略,将新的选择机会呈现出来,
6.《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美)梅若李•亚当斯(Marilee Adams) ,本书于我:★ ★ ★ ★ ★
“提问式思维”
真正的改变永远始于思想的改变,思想的改变体现在你向自己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所谓“正确的”问题,就是那些赋予他人力量的问题,而非令人泄气的问题。
书中把人分成了两类人:评判者和学习者。评判者和学习者在心态和关系方面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表现,如下表格:
评判者具有两面性:我们要么是在批评自己,要么是在批评别人。
书中给予了解决方法——选择地图和ABCC选择法。
步入转换道-ABCC法
ABCC选择法
A(aware)觉察 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B(breathe)深呼吸 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 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C(choose)选择 我的选择是什么?
提问风暴
步骤一:描述遇到的困难和你想要达到的目标;
步骤二:看看自己对这个情况持有什么假设
步骤三:头脑风暴想问题
保持学习者心态,使用第一人称,关注新问题
对获得成功最关键的12个问题
1、我想要什么?
2、我有哪些选择?
3、我都做了哪些假设?
4、我该承担什么责任?
5、这件事我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看?
6、对方在想什么,感受如何,他想要什么?
7、我错失了什么,或者我在逃避什么?
8、从这个人身上或这件事本身,我能学到什么?从这个错误或失败中,我能学到什么?从这次成功中,我能学到什么?
9、当前最有意义的行为步骤是什么?
10、我应该向自己或他人提出哪些问题?
11、我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变成双赢的局面?
12、有什么样的可能性?
提问式思维10大工具
工具1:赋能于你的观察者
工具2:用选择地图做向导
工具3:发挥提问的威力,内心问题(我们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人际问题(我们向别人提出的问题)
工具4:区分学习者和评判者心态的问题
工具5:与评判者为友
工具6:质疑假设
工具7:善于转换问题
工具8“建立学习者团队
工具9:用提问风暴来实现突破
工具10:对获得成功最关键的12个问题
7.《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 伊凡・汉耐尔 ,本书于我:★ ★ ★ ★
这本书给出一个明确的批判性思维模型,原因在于作者提出的七种批判性思维技能:
贴标签;
比较因素;
分类部分;
指导解码;
答案编码;
运用规则;
总结结果。
它们何以被认定为批判性思维技能,作者给出四个标准:
一种心智行为
一种批判行为
可被教学指导
可概化到其它内容
批判性思维技能七步法笔记之一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通过帮助我们超越内容和概念的鸿沟引导我们达到真正理解。”作者认为,内容(Content)、批判性思维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和概念(Concept)的关系如果命名为3C模式的话,具有如下图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技能七步法笔记之一
作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技能不仅仅是抽象地被用来训练心智技能,它们必须能帮助学生形成基于内容的规则或概念。”(P21)
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地怀疑,不是武断地自我声称超越,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概念基础之上。它从特定的内容出发习得概念,但又超越内容而习得概念与规则等层次上的认知。即它强调,学习者应由内容提升到概念(这是一般学习都发生的),然后上升到认知(这是从一般学习中抽取出来而加以强调的),最后回到认知高度下的对内容与概念的批判性认知。
作者还强调,“概念是反复建构的,而不仅仅是记住”。所以必须让学习者经历一个一个的批判性认知过程。
8.《绝佳提问:探询改变商业与生活》[美]沃伦·贝格尔(Warren Berger) ,本书于我:★ ★ ★ ★
我也学会提问——提问是发现问题(why)——分析问题、提出假设(what if)——解决问题(how)的起点,也是重点。
书中作者提出了:Q(提问)+A(行动)=I(创新);Q(提问)-A(行动)=P(哲学)这两个等式。
本书的背景是基于改变商业生活的基石上的
如果你提出了一个问题,却对现状没有任何改善,那么也许你提出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或者只是做哲学探讨。
书中作者提出了:Q(提问)+A(行动)=I(创新);Q(提问)-A(行动)=P(哲学)这两个等式。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也揭示了很多人的弊病,提出问题了却不去行动去解决,陷入了哲学上的空想。
当然,作者也给出了他的参考意见:为什么 ——假如——怎样,通过依次回答这三个问题,可以找到我们的答案。
扎克伯格曾经提出过黑客之道——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试错——积累经验。
“问题”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再精致的答案和想法也得从提问开始。
有技巧的提问,可以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带来切实的改变。
如果一个问题,能探询内心、促进思考,进而引发改变,它就是美丽问题。
提出绝佳问题的三个阶段――“为什么―如果―怎么”
答案终止思考,问题开启智慧。
问题风暴好于头脑风暴。
在变化不断的今天,连续专精的人才有出路。
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能够不仅仅止步于答案,而是提出更具优势深度的问题,不断的刨根问底,问至少五个以上“为什么“,最终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
why--what if -how
关于提问也有很多想法:
(1) 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有价值;
(2) 不是问了提问而提问,问题的提出当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3) 进行提问时或者说思考时要有相应的环境和方法,无论是清醒状态下还是睡眠中都需要进行练习;
(4) 提问——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组合创新、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设计思维等等);
(5) 提问的对象也是有区别的,比如针对外在事物、针对自我、针对自我所在的组织(空间上),或者说针对时间上的如果没有我、如果你、如果没有我们……
(6) 提问时切记“不忘初心”。
最后我认为提问也是一种思考方式,有的时候她就跟“THINK DIFFERENT”一样。
1. 发现问题 --> 提出问题(WHY…) --> 采取行动
2. 为什么 --> 如果 --> 怎样
3. 凡事从“退一步”开始
4. 聚敛性思维
5. 坦诚自己的无知是有能力进行探寻的第一步
6. 保持初学者心态,敢于提出基础性的问题
7. 持续不断地“保持观察”状态
8. 通过探寻来挖掘核心问题:精益创业的理念之一
9. 五个为什么
10. 在解决一个大问题时,需要将其分解成若干更具有可行性的小问题
11. “智能重组”:将几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已经存在的想象和可能性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事物
12. 尽快地将问题从“如果”阶段转向“怎样”阶段,快速推进问题的解决
13. Hackway:快速确定某事,快速测试哪些事情可以做
14. 集中力量开发“最小可行性产品”MVP(minium viable product)
15. Not NOW, WHEN? Not ME, WHO?
16. 头脑风暴 --> 问题风暴,让人们更自由且更具创造地思考
17. HMW方法:How might we?我们怎样才有可能?在采取行动前要进行批判性思考,不断提问
9.《提问的艺术:为什么你该这样问》 安德鲁.索贝尔(Andrew Sobel) / 杰罗德.帕纳斯(Jerold Panas) ,本书于我:★ ★
“想得到正确的答案吗?前提就是要问正确的问题。”这是本书的主旨。
人类最高级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别人提问——苏格拉底。
全书分为商业、人际交往和人生三篇,通过讲解各种情境下什么时候问、怎么问、问什么,介绍了在如何灵活运用精准的提问来直击事物本质,为沟通带来令人惊喜的变化,从而推动事物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且作者在每一篇后面又针对不同的话题额外罗列了一些他们认为具有影响力的320个问题,以帮助我们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场合,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
本书则提供了这些提问背后的动机,综述总结有五点。一,学会聆听,因每一个人都渴望被聆听。二,像关心自己的梦想一样,关心他人的梦想。三,以直接的问题,洞察对方最真实的欲望。四,找到打开对方心灵的密匙。五,引导他人认清自己的角色。
10.《学会提问》尼尔•布朗(Neil Browne) / 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M. Keeley) ,本书于我:★ ★ ★ ★ ★
这本书若是读懂了,那么生活中的任何争论不休都将不存在,你需要做的,只有两步。第一:确定对方与你自己对于同一概念的理解是统一的。第二:统一后仍没有共识,那就只剩下价值观的分歧,比如你认为蓝色好看,他认为红色好看。当争论到最后,剩下的果核就是两个人的价值观了。
本书提供了一个批判性思维的完整结构如下:
1、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语有歧义?
4、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9、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0、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1、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这11个问题是在一步一步帮助我们去接近事物的内核。
在知道What之前,要知道WHY
若按此书的要求去写论文去论据的话,知网上90%的论文都是垃圾
批判性思维有三个基本术语:
1、断言(Claims):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是检查和评估断言以及各断言之间的关系,断言在批判性思维领域和“陈述(Statements)”的概念是相同的。
2、论题(Issues):当我们在探究断言真假时,就提出了一个“论题”,在概念上可以等同于问题(Question)。论题可以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前者是指是什么、怎么样等描述,后者是指“应不应该”的问题。
3、论证(Arguments):论证由前提(Premise)和结论(Conclusion)构成。前提也是“理由”用于支持或证明结论,但前提不是解释,解释是为了指明某事物的原因、它是如何运作或它是如何制作的。论证不等于说服,说服也不一定借助论证,而且论证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说服手段。
论证是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因素。在逻辑学家看来,好的论证无非就是好的演绎论证和好的非演绎论证,听起来像废话。区分如下:
1、好的演绎论证就是前提为真,结论不可能为假。
2、好的非演绎论证就是前提为真,就进一步提高了结论为真的可能性。
从上述区分可以看出,演绎和非演绎的区别就是:演绎是为了证明结论,非演绎是为了支持结论。
原则上,任何结论都需要论证,但有些时候前提不一定被表达出来。即有些理由会被刻意或者默认的不表述出来,这被称之为“未表达前提”。通常来讲,这些“未表达的前提”会被表达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或者不想让听众留意的,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欺骗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这些隐藏的东西挖出来补充到论证中,才能明白表达者所陈述的论题到底是真还是假。被隐藏的理由主要分为2大类: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1、价值观假设: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即把某一种价值观凌驾于另一种价值观之上并且想当然或者故意认为这是大家都认同的。
2、描述性假设:假定对某个事物的看法是大家都认同的,或者认定某个事实是大家都知道和认同的,然后借此证明结论。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过度模糊、歧义、过于抽象、为界定术语等都会导致表达含糊不清,从而让人对论证过程产生质疑。但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防止被别人故意为之,例如那些统计数据、专家、媒体、政客等的说辞。
所以,批判性思维其实是一个分析过程,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求我们论证进行评估,一方面是从逻辑上评估:该论证实在证明还是在支持其结论?这是一个有效的演绎论证还是一个较强的非演绎论证?另一个方面是从真假的角度去评估:论证的前提确实为真吗?
在评估论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逻辑上的错误——当然也可能是故意的欺骗,这些被称之为“谬误”。有些常见的“谬误”,我们可以直接发现,但有些“诡计”却顺从了常人的心理行为、思维逻辑,让我们中招。虽然说,我们背诵这些谬误的名词毫无意义,但如果从学习、研究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总结。常见的“思维谬误”如下:
1、“诉诸人身”,主要有五种:人身攻击(针对缺点)、自相矛盾(针对前后不一致)、因人废言(针对特定境况)、毒化井水(事先诉诸人身,即先批人再论事)、因人纳言(即因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就认同他的观点)。
2、“生成谬误”,认为某种观念的来源或历史可以反驳这种观点,有时候某些人身攻击也是如此。
3、“稻草人”,歪曲、夸大某断言,从而反驳,稻草人比真人更容易击倒。某个政治任务似乎是此中高手。
4、“虚假的两难境地”,极力压缩选项,让人只能在X和Y之间选择,刻意隐藏还有Z的事实,很多专家常用此招。
5、“完美主义谬误”,要么做的完美无缺,要么干脆不做。
6、“划界谬误”,在无法划出一条精确的界线时,却要求在某个范围内或连续体中找出划界点;通常发生在把模糊概念当成精确概念的时候。有些逻辑学家也把此类情况归为“滑坡论证”。
7、“滑坡论证”,在缺乏理由时拒绝启动某步骤,担心这会势不可挡地引起其他步骤,或仅仅因为已经实施了第一步就要继续错误地坚持下去。
8、“错置举证”,把举证的责任错误地分配给争论中的一方。
9、“乞题”,把正在争议中的断言假定为真,貌似给出论证。
10、“诉诸情感”:这些内容比较多,比如源自愤怒、威吓、诉诸武力、源自同情、源自妒忌、阿谀奉承、使人负疚、一厢情愿的思维、同辈压力、群体思维的谬误、民族主义等直接激起情感的论证方式,还有些虽不直接激起情感,但和情感诉求也有关,包括:合理化、诉诸众人(众所周知)、诉诸司空见惯、诉诸传统、相对主义(同时认同两种相对的观点)、主观主义、以错制错、转移注意力(红鲱鱼)/烟幕弹。
11、其他诸如:暗示、加载问题、闪烁其辞、贬抑、嘲讽、夸张、替代证明、刻板印象、光环效应等,甚至粗直语调、委婉语调、视觉形象等都可以作为一种工具。
(文字来源网络,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