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素华”芳来(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于夏花中颇喜栀子。它的花语是“真爱”。印象里对栀子花栽培的最早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里:“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汉代,栀子和茜草是很有经济价值的染料作物,栀子染黄,茜草染红,明代诗人陈长明《迎仙客》咏栀子就说:“栀子房,老经霜,曾染汉宫衣袂黄。”。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千亩栀子与茜草,那他的财富可就比肩千户侯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栀子”:“木实可染。从木卮聲。”酒杯古称“卮”,因其子实似之,故得“卮子”之名,而“栀子”是由“卮子”转化而来。

  古人赏花讲究“六皆比”:“一花、二叶、三盛、四态、五色、六香。”栀子花可谓“六皆比”俱全。花开六出,色白如雪,花香悠然浮动,冰清玉洁,美得单纯直白。

  唐朝韩愈有名句“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宋代蒋堂有诗:“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有烟火气息的当数唐.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咱们在城市里看到的栀子花大多是重瓣,重瓣的栀子也叫“白蟾”。历代诗词中所咏栀子多是单瓣的,花开六出。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木篇》里说:“栀子,诸花少六出,唯栀子花六出。陶贞白言:栀子翦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宋.陆游《二友》诗:“清芬六出水栀子,坚瘦九节石菖蒲。”

  这个从文物上也能看的出来。故宫博物院有一个明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栀子花纹蜡台”,蜡台圆盘式的折边上有一圈栀子花纹,就是单瓣的栀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人贪吃,只要想吃,什么东西都能入馔。读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旧访刘漫塘宰,留午酌,出此供,清芳极可爱。询之,乃栀子花也。采大者,以汤焯过,少干,用甘草水和稀面,拖油煎之,名‘薝卜煎’。杜诗云:‘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既制之,清和之风备矣。”。林洪对油煎栀子花这一美馔评价很高。“薝卜煎”这个名字,听上去风雅,还有点日本料理的风格。我以前照方抓药做过几次,把初开的栀子花,拿淡盐水浸泡一会,清水冲净,用手轻轻挤出多余的水份。甘草水和稀面,入油煎,黄焦酥脆,颊齿留香。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芒种时节,百花零落,但有一朵花,恰逢花期。 栀子的花语是喜悦,生机盎然的夏天充满着未知的希望和小确幸。六月花开,骤...
    看鉴阅读 393评论 1 3
  • 夏花繁多。有异香的也不在少数,若说最能代表夏天的,我以为是栀子。 栀子花美。花瓣雪白,瓷实洁净,饱满的花朵有白瓷的...
    木瓜小雅阅读 1,693评论 5 10
  • 面试结束,只有焦急的等待最终结果,这个过程往往让应聘者焦虑不安。 上次,喜马拉雅听友私信问我:面试结束了,我能不能...
    职业规划师郑凯阅读 806评论 0 6
  • 昨天是我出生以来头一次上坟,过去在自己的思想里一直都觉得,只有男子才需要去上坟祭祖。这思想归因于重男轻女的爸爸,以...
    雪落砚阅读 322评论 0 0
  • day75目标简单坚持行动》 生活就如同一场旅行,我们需要一种新鲜感,做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体验更...
    Molly_zhang阅读 1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