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心中倒是没有太多悲伤的感觉,因为从懂事起到现在就只有一个曾祖母过逝。但也不是完全没感觉,这种感觉一方面是对儿时家乡清明仍然有些许的立体感受,另一方面是清明总会让我从上坟祭祖想起很多关于亲族以及亲情的事情。
先说儿时清明的记忆,其实对儿时上坟的印象并不是最深的,最深的反倒是清明前后大地变绿,走在油菜花田中那种清爽而明媚的菜花香味以及蹲下来后青草的湿润气息。作为一个十年再未见过家乡春天的人来说,这种模糊的记忆却时常变得强烈而清晰。至于上坟,对儿时的我来说,其实更多的是一段有趣的历程,因为可以跟在大人的身后,走一段平时不怎么能走的路线,能够看到平时不太能看到的景象,所以一度认为去给一个很远的曾祖母上坟是最有趣的,因为得走一座只有铁架子的桥、还得走一段很高悬的河堤。
从小到大,每年春节上坟我都是主力,不仅因为我是长孙,也因为我自己不排斥这个。小时候更多的觉得上坟是一种仪式,直到我父亲其中的一个亲哥哥我就是我喊伯伯的因为意外过逝,那也是我到现在唯一一次比较亲近的人过逝,在春节父亲带我去上坟的路上,我从父亲的眼中看到了落寞,那年我18岁。从那年开始到现在,我大年三十都会和父亲去给伯伯上坟,而且规规矩矩的跪着磕三个头,虽然额头着地叩响的已不是他的额头,而是他的坟头~
因为时代的原因,虽然我们大多已经成为了独生子女,但是好在还有很多表哥表姐堂哥堂姐,虽然我至今也不太明白表哥和堂哥有什么区别,但是我知道不管什么称呼都无法抹杀那种亲密感,何况小时候大家都住的不远经常在一起玩。春节的时候回家听到了很多关于老家发生的事,也看到很多人谈到了亲族的困惑,但我后来想明白了,你无法否认的是,血缘给了你一个选择和别人更加稳固、更加亲密关系的机会,这就是亲人。所以现在每次都会很愿意带亲戚去上坟,这种有形无形的仪式无疑是家族认同、亲情认同的一部分~
其实现在的独生子女比我们这一辈更加可怜,因为他们连堂哥堂姐可能都没有,或者要好久才能见到。当我们的长辈正在烦恼庞杂的亲族关系的时候,“00后”、“10后”却在孤单中成长,因为计划生育让他们丧失了选择亲戚的机会。所以我一直是坚决反对计划生育的,因为它让人丧失了选择的权力。再过40年,当我们回头看计划生育的时候,可能和我们现在回头看1966-1976的祖国一样。你无法理解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正如我春节在那篇《先有小家,方成大家》还有《孝顺就是带父母看不一样的风景》中写到的一样,随着我们的经历不断增长,我们的心态也会不断的成熟,而始终需要我们坚信的是,“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顺,行孝需趁早”“只要父母(亲人)在,家就是永不熄灭的灯塔”。
繁星闪烁,愿灯火阑珊处,亲人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