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有能力的人,还能向没什么能力的人请教;有学问的人还能向学问少的人去虚心求教;一个人生命中是有格局的,但是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个人自己本来已经是很充实的,但是他看起来却虚怀若谷,一个人保持一种谦逊的,空灵的,虚静的安闲的状态,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是这样一个人。
思: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以多问于寡,可是不是每每都会让人不误会的。比如,班里面的学霸拿着一道题去询问学习成绩并没有这么好的同学,试问那个被询问的同学怎么能不产生误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误会的产生呢?
其实无非是从两方面出发:
学霸方面:若学霸没有做到时时保持谦逊、“犯而不校”的状态,必然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居高临下,这样误会也必然会产生。那么如何才能真真的做到“犯而不校”呢?答案是只有一个宁静的人,才能做到“犯而不校”。为什么说是宁静的人才能做到呢?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道:非宁静以致远。便告诉了我们,内心宁静的人,能够保持一个安闲的状态,仿佛外界不相关的都与自己无关,只是专心于一件事上。这样一个好学而又虚心、充实而又宁静的状态,必然能让人感到相处起来很自然,自然也不会有上面出现的误会了。
被请教人方面:为什么“以多问于寡”便成了“多”对“寡”的冒犯了呢?这还是由于人们把阶层分的太清楚,我们学习不是为了高人一等,而是认知这个世界。对于产生这种别人学识高于你就是“居高”的表现的人,你自身的价值观就有问题。古之圣贤教诲我们:不耻下问。什么是“下”呢?打个比方,学识高不高的人对于学识高的人是“下”。那么我们大人的学识就一定比幼儿园的孩子的学识高。那么我们大人就一定有权利劝诫小孩吗?其实不然,一些方面小孩做的比大人们还更好,更优秀。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些差异的产生终归是思维角度与方式的不同。因此只要你不将学霸“以多问于寡”的行为看作是冒犯,便不会有误会产生;你只当时学霸对你的认可,因为我们自身是有很多亮点的。
那么曾子口中的昔日好友又是何人呢?
历代《论语》注者都认为曾子口中的好友便是颜回。
那么为什么是颜回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从这些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可以看出颜回是能够保持一种谦逊的,空灵的,虚静的安闲的状态,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