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就一直睡不好,白天总有睡不完的觉。朋友许久不见,见了面掩饰不住的担忧,却又不好明说。有一日忽然想起该出去走走了,瞬间就像打了鸡血般,浑身来了精神。
于是北上,顶着一路骄阳,到了邯郸,访了吕祖祠、学步桥、二祖寺、南响堂寺等,然后至赵县的柏林寺。路上虽疲累,但夜里仍睡不踏实。前一日只睡了两小时即被恶梦惊醒。于是在寺里挂单后即去寮房补觉。起来后至各殿礼拜。拜至最后一进忽然得了灵感,要去一趟峨眉山。于是订了机票,第二天飞抵成都。
算来这次是十年里第六次过来了。每次过来就像回家。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觉亲切,这次也不例外,仍是熟门熟路。从成都新南门车站购票直达了山脚下的报国寺车站。因为时间已是下午,又有些困倦,所以就略过了报国寺直奔伏虎寺了。
(一)伏虎寺
二零一六年七月三十日。第一日、第二日。
伏虎寺位于峨眉山北麓山脚,距报国寺不远,约二十分钟的脚力之遥。寺中尼师之众,居峨眉山女众道场之首。寺里有座标志性的铜塔,近六米高。塔身铸满华严经文,于全国都属罕见。但真正让这寺蜚声中外的是普贤殿与大雄宝殿并左右厢房围合成的离垢园。园外虽古木参天,高出殿顶十丈有余,且浓荫密布,但始终无一落叶飞上黛瓦,更不会落入园中。于此最常见的解释是气流说,说是落叶一旦离枝,就会受到环形气流的作用,然后被旋出园外……
这日客少,随寺里四众用过晚斋后,在寮房廊下独坐。初更时风刮得树叶儿哗哗响,没过几分钟就开始电闪雷鸣,然后瓢泼雨至。我裹了件冲锋衣,仍在廊下看不远处的黄灯半昧,两株古木亭立在墙角,即使挨冻也在无穷的水声里无处可去。
当晚一梦。梦见被一褐色的毒蛇绕颈缠身。幸亏有仙师过来相助,用隔空掌将其击碎并化为无形。当时有腥臭可闻,醒来仍心有余悸。第二天白天不想赶路,于是继续安睡。上午下午各睡了两小时,且都在梦中醒来。想想前些日的睡眠不好,固然有天热原因,思虑过多心火太盛,恐怕才是关键。到峨眉的首要任务应是息心止虑,但我又忍不住地想探究伏虎寺寺名的由来。
查了资料,知道寺名源于身后山形似虎。因为国人喜谈天人合一,自然界的山形水式稍加关联都可成为神话典轶。只是我每次经过伏虎寺时,都会想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老话。峨眉山的顽猴堪称路霸,大概就因为猛虎于山下被降伏了罢。只是心虎虽伏,心猿却更难抑。身外红尘避起来易,心内却总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晚斋后于离垢园内踱步,又逢天水三两滴,遂回廊下再次独坐。听树蝉长鸣,看心中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