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里那些喜人的名字

我发现,村子里有许多以动物为名的人,尤以男性为多。

动物当中,羊羔的使用频率最高,大概是因为家家都养羊的缘故.....村子东头有一家,生了四个儿子,老大叫大羔,老二老三顺着叫二羔、三羔,最小的那个就叫小羔。我有一点疑惑:那家父母如何能准确判断这小羔确实就是“小羔”,不必再“四羔”、"五羔"的排行下去呢?

村子的南头,还有另外一户人家的四兄弟,比这兄弟四个稍晚些。大概是父母为了方便区分那四个羔,他家的四个儿子分别叫做大羔头、二羔头、三羔头、小羔头。

这八位羊羔早就个个变成中年大汉了,人们依然“羔”、“羔头”地喊着,很是自然。

还有一个和羊有关的名字,是“骚货”......

骚货,在我家乡专指未经去势的年轻公羊。这位骚货,按照辈分,我该叫他叔。我真不能理解骚货叔的父母为何给孩子取这么一个惊世骇俗的名字......骚货通常活蹦乱跳,有旺盛的生命力;也许这是他父母对儿子的美好期望?然而,现实中的骚货叔为人温和而彬彬有礼,跟骚货的形象有不小的距离。

除了羊,很多人的名字还被冠以“狗”,而且是各样的狗。有一位爷爷辈的,名字叫大黑狗,听起来威风凛凛,本人也确实身材高大,且皮肤颇黑,名副其实;还有另外一位爷爷辈的,名字更加简洁,单名一个“狗”字。听我的祖母讲,这位狗爷爷因为是独子,他母亲非常疼爱他,昵称他为“狗狗”,时常在邻居面前夸耀她的孩子如何康健活泼, “俺狗狗,一口咬了半个馍!” 就这样,狗的名字延续下来,我们坦然地狗爷、狗爷地叫着,他也坦然地应着。

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村里另外一个叫“二母狗”的男人。他高而瘦,似乎一直都是个光棍,人并不妩媚,完全看不出什么“母性”特征,这名字到底是从何而起的呢?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确实有个哥,按理说应该叫“大母狗”才符合次序,但事实上他的大哥,在村里是叫做大白九的。 白和九的由来,也是谜一样难解......

最骇人听闻的,应当是村里一位中年的男人,名字是狗的生殖器.....巧的是,他爱狗如命,家里养了大大小小的各色狗,院子里每天狗吠不停。从他家院墙经过,总觉得有一丝喜感。

其他的与动物有关的,自然少不了叫牛叫马,或者叫虎的,这都容易理解,因为总能取一些某种动物代表的好的意思。但是那位比我长几岁的叫“骡子”的——他的父母是看中了骡子的哪一点呢?骡子哥已经娶妻生子,很明显不符合骡子的命运。他的父亲瘦瘦的,母亲胖胖的,都是老实谦逊的人,说起儿子也是“俺骡子”、“俺骡子”的,说明他们不觉得这名字有什么不妥。

这不比现在满大街的子涵,宇轩有趣得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