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焦虑于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试着和孩子一起进行弹性/复原力训练活动,试着知道更多关于你和孩子彼此不同的观点,然后学会如何应对/管理,努力让弹性/复原力来平衡“生活杂音”,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迷人的训练。弹性/复原力就像许多其他的技能或能力一样,并非一次性投入努力就认为学习已经完成了。真正建立有意义的弹性/复原力,是一种实践而不是速成班。
此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建立适应能力,可以被成人使用,也可以用于儿童或青少年。完成这个练习是为了探索和分享自己感受,增强弹性/复原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也是在培养开放性:包含了洞察力、好奇心、艺术性、快速学习和对智力问题感兴趣的倾向(Shiner & DeYoung, 2013),开放程度高,即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并关注内心感受,喜欢多样化,思维灵活。
可以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只需要用细线勾画而不着急涂任何颜色。然后,将图片分成四个部分,代表你和孩子各自生活的主要领域:
自我,例如:我做得比我想象的好;我坚持我所知道的,因为那是我确信的。
朋友,例如:我倾听了朋友的反馈;我不确定我应该做什么。
学校/单位,例如:我尝试了新事物,抓住了机会;我一边学习一边改变我的学习方式。
家庭,例如:我的兴趣和想法都是我自己的;我得到了其他方面的帮助。
在每个部分涂上颜色,以代表你们对生活各个领域的感受。可以用一种颜色,两种或三种颜色,或各种各样的颜色把自己的感觉写在纸上。完成了设计之后,互相开始讨论颜色,鼓励每个人尽可能地谈论为什么用这种方式给每个部分上色,以及这些颜色代表什么。针对各种颜色所表达的问题、需求和意义(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建议,或父母对自己的反省)。
请注意:开放性帮助你们在讨论过程中具备更灵活的反应,针对未来想做些什么改变或能进一步健康地发展,根据这些再做一张希望工作表。希望工作表是为了进行一个思考练习,以确定什么是希望,并确定自己对希望的看法,考虑哪些是与希望有关的经历,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更大的希望。希望也是培养亲和性,即宽容、耐心、热情、体贴和同情有关的人格特质(Goldberg, 1992),培养亲和性能促进儿童、青少年时期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以及与同龄人的亲密关系,并乐于助人和信任他人。
希望工作表(不一定要固定的格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比如用图画的形式,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等),可以根据以下的问题来引导自己通过这个思维练习,包括(建议家长根据孩子在描述涂色回答的问题、需求和意义中,并对“希望”简单举例说明):
如果你正在和一个儿童或青少年一起使用这个希望工作表,与孩子讨论Ta的反应,帮助Ta发现Ta对自己的学习;你对自己工作的满意之处或不足不存,共同讨论各自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保持同理性/共情,以及开放的态度,避免偏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想到最近完成了一个大项目(或没能完成一个大项目),也许是一篇论文或学校的其他作业,也可能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工作项目或个人项目。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失败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不管是父母自己还是孩子,都不应该让失败阻止自己再次尝试。
希望工作表可以帮助你或孩子现实地思考自己的表现,并确定哪里有改进的空间。通过鼓励个人评估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并为未来的发展设定目标,这种练习有助于培养弹性/复原力。
有力的沟通:清晰、有效地传达意图,并确保你的员工和同事在谈话结束时,能充分了解你的期望和他们各自的角色。
愿意接受指导:乐于接受反馈,并擅长利用反馈来提高工作效率、技能和能力。
建立积极和信任的关系:有助于打造一个强大而有凝聚力的团队。
敢于尝试风险:尝试新的想法或实施大胆的策略。
发展团队成员的胸怀:像对自己的发展一样,对直接下属的发展感兴趣。
冠军的变化意识:总是愿意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改变,并愿意为你的追随者提供实现组织较大范围的改变所需要的领导。
决策:敢于做出决定性的决策,不害怕或回避决定。
以上是帮助一位领导者建立弹性储备,并具备鼓励组织中其他人发展弹性/复原力的资本和资源。
压力专业课堂
我们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的消极方面,但这通常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反,努力培养一种能平等地考虑好与坏的观点。有些日子要保持乐观和适应力是极具挑战性的,但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拥抱生活。
你可以阅读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关于弹性/复原力的惊人故事,并试着写出你自己对弹性/复原力有影响的故事,试着写出一个能启发和激励你的故事。
根据作家克里斯·约翰斯通(2015),提供的以下提示来帮助你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
-这是你确定故事中心角色的地方(可以是真实的或虚构的)。
面临的逆境是……
-确定你的角色所面对的困难处境或创伤。
这里有帮助的是……
-注意你的角色使用的力量和资源,以帮助他们恢复和反弹。
这就导致了……
-写下没有弹性/复原力就不会发生的积极结果。
使用这个公式,你会想出一些关于弹性/复原力的有意义的故事,当你需要激励的时候,你可以利用这些故事。
弹性/复原力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要尽我们所能地生活,享受每一刻,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比我们发现它时更美好。”
参考文献:
Davis-Laack, P. (2014). Seven things resilient employees do differently.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pressure-proof/201410/seven-things-resilient-employees-do-differently
Goldberg, L.R.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rs for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4, pp. 26-42.
Shiner, R. L., DeYoung, C. G. (2013).The structure of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P. Zelazo (Ed.), Oxford handbook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p. 113-141.
Youssef, C. M., & Luthans, F. (2007).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the workplace: The impact of hope, optimism, and resilie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33, 774–800.
本文由“圆舞曲健康科技”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