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46 在行为预测中最常见的一个错误是低估我们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称为规划谬误】(planning fallacy)。所以怎样才能提高你对自己行为的预测能力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参考过去在相似情景下的行为。很显然,人们之所以会低估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是因为他们错误的记忆了之前完成任务实际使用的时间(roy&ot hers,2005)。
page54 克罗克和帕克 (Crooker &e Park,2004),指出,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注意开发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才会为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克里斯汀•聂夫(Neff, 2011)提出,我们将这种方法视为自我同情,即不与他人比较,而是善待自己。
如印第安谚语所说:真正的卓越并非超越他人,而是超越以前的自己。
page56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Bandura,1997,2000,2008)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了积极思维的力量,并提出了自我效能 (selt officacy))(我们感到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 )理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Bandur& others. 10g9: Maddox &e Gosselin 2003)。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儿童和成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他们还生活得更健康,并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效能指引我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有较强的毅力。
许多人分不清自我效能和自尊。如果你相信你有能力做一件事,这就是自我效能。如果你由衷地喜欢你自己,这就是自尊。如果你想要鼓励某人,那就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而不是他们的自尊。
page73 我们大多数人处于行骗专家式的高自我监控和榆木疙瘩式的低自我监控这两个极端之间。
展现自己以给人留下好印象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人们希望自己被看成有才华的,同时又是谦逊和诚实的 ( Carlston & Shovar, 1983)。在大部分社会情境中,谦逊可以营造良好的印象,无故地夸耀则恰恰相反。这样就存在虚伪的谦逊现象:我们表现出的自尊常常要弱于我们私下感到的自尊(Miller & Schlenker,1985)。但当我们的确做得很好时,过分谦逊(“我是做得不错,但这不算什么”)反而会给人留下故作谦虚的印象。营造一个既谦逊又有才华的好印象,这确实需要一定的社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