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播完了,贩卖焦虑还是反思焦虑的争议尚未消退,观众自身关于教育的焦虑也不曾停歇。
影视是影视,生活是生活,故事讲完了,现实还要继续。教育带来的一地鸡毛,还不只是幼升小、小升初这样的关键节点,而是细化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仿佛不知道什么时候,父母就会给孩子心理阴影,孩子就会给父母情感暴击。
为人父母,生儿育女,这似乎已经是当代人的必修课。
这不,新近又有了一条热搜:该不该和孩子讲赚钱很难。
01.
“你会不会教孩子勤俭节约?”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一句:这不是必须的嘛!
铺张浪费在任何语境里都不是什么体面合宜的事。儿时学《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早早奠定了我们朴素的节俭观。长大了,知道薪桂米珠,居大不易,房子汽车奢侈品米其林,哪个不是一大笔开支,平日里收敛一点消费的手笔,也无可厚非。
但是,明白归明白,在和孩子的沟通中,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我们从小听惯了这样的话:“爸妈的钱又不是抢来的”,“大人赚钱也很辛苦”,“为了给你报班,妈妈花了多少钱你知道吗?”很多人回想起这些共通的童年记忆,除了感慨父母的不易,还有一个关键词:自卑。
过生日之前种草了一个玩具,父母明明也愿意买,付钱的时候却要说一句:“哪怕那么贵,爸妈节衣缩食也要给你买。”
周末在家看电视玩游戏机,父母批评时要说:“花了那么多钱供你读书,还不知道抓紧时间。”
《小舍得》里米桃的成绩已经那么好了,父母挂在嘴边的依然是,爸妈为了你来到大城市,过着底层的生活,你自己一定要争气。类似的情节,我们在影视和生活里或多或少都见过。
我们当然不是责怪父母。在一个物质普遍匮乏的年代,拮据带来的焦虑是最底层也最根本的。在这样的日子里节衣缩食,确实也是爱的体现。
然而,与此对应,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欲望无法满足而产生的自卑感,因为经常遭到父母提醒而产生的谈钱色变的习惯,也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父母的本意是通过表达赚钱不易来教育孩子节俭和努力。可当一切问题都和“钱不够花”挂上钩,在孩子眼里,父母实际上在表达什么?
《奇葩说》中的席瑞给出了答案:
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父母不富裕的“罪魁祸首”。
尤其对那些敏感懂事的孩子来说,他们不敢再随意提要求,害怕自己成为家人的负担;去商场超市,看到心仪的东西,要装作不喜欢;看到别的孩子有新衣服新玩具,明明非常羡慕,却又不知道怎么和父母开口。
明明是应该直抒胸臆的年纪,却学会了小心翼翼,开始承受远超年龄的压力。相信这也不是父母愿意看到的。毕竟,说赚钱难,教节俭好,归根结底是教孩子靠双手赚取生活所需,不要倚靠在任何人身上。
这件事,除了哭穷,或许还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02.
中国人的家庭关系,总是潜移默化地强调付出和牺牲。
爱孩子的父母付出心血,也在孩子身上投注了大量时间,这一点值得感念。可是,有太多父母因此就觉得甚至强调自己伟大,以此作为孩子必须优秀的理由,这只会导致孩子的自卑感和亏欠感。由此产生的扭曲的亲子关系,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
嘴上说的是爱,行为上却是控制和要挟。多少父母以爱之名,附赠了一份限定条件的枷锁。
“养儿防老”其实是非常东亚的观念,把教育当成一种投资,我为你的前半生含辛茹苦,你就要保我后半生衣食无忧,这里面的东西其实很复杂:既有血缘纽带和深重恩情,但也不乏微妙难言的部分。
这刚好印证了黄执中戳人心肺的话:“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孩子感激,而中国的孩子一辈子都在等父母道歉。”
在那集辩题为“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的《奇葩说》里,有太多类似的令我们沉默的金句。
该不该和孩子讲赚钱很难?也许,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光讲难已经无法催促他们奋进,可能只会使他们躺平。更好的方式应该是,让他们知道赚钱和所有努力一样,都不容易。父母能尽量支持,但终此一生,更重要的靠你自己去取舍,去获得。
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要把焦虑和不满传递给下一代。
03.
没到山穷水尽,却把哭穷挂在嘴边,以为是在教育孩子节俭,换来的可能只是孩子的懦弱和自卑。
用情感绑架来教育,倒不如用更巧妙的方式。也是我们这代人的成长中,有些父母惯用一些小技巧:想要新玩具,帮爸妈洗一次碗。想要零花钱,替妈妈跑一次腿。
这并不是在精确地明码标价,而是告诉孩子,你所渴望的一切,要通过努力来换。
薛兆丰教授说:“重要的是教小孩:你要去奋斗,去创造,去在你的起跑线上往前走;无论在哪个起跑线上,都要跑得更远,要赢在终点上。”
对父母而言,与其下意识地强调钱难赚家里穷,不如给孩子一颗定心丸:父母会给你无条件的爱,当这种无条件遇到现实的阻碍时,至少可以共同努力,而不是用家庭富裕与否一刀切了事。
钱永远有不够花的时候,重点是,身为一家人,我们不能在钱不够花的那一刻就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