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只要你的思维将某种情况判定成“好的”-不管它是一段关系、一份财产、一个社会角色、一个地方,或者你的身体--你的思维就会执着并认同它。它会使你开心,使你自我感觉良好,还会变成你的自我认同。但是没有什么可以永远存在。它要么改变,要么终结,要么向事情的对立面发展:昨天或去年被认为是好的东西,今天就突然或逐渐地变坏;过去让你开心的今天可能让你不开心;今天的繁华,明天却变成了落寞;幸福的婚礼和蜜月变成了勉为其难的共存或不幸的离婚。或者一种情况消失了,而它的消失让你不开心。当思维依赖的和认同的某个条件或情况改变或消失时,思维就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它会执着于消失的情况并抗拒它的改变。这种感觉就像是从你身上撕裂某个肢体一样痛苦。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思维里充满了好与坏、幸福与不幸等对立的评判。思维认同的事物发生变化之后,如果思维不选择接纳而是抗拒,就会给人带来痛苦。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还记得因为参加了樊登读书举办的深度阅读训练营,有机会接触讲书。我尝试用老师教的方法写了人生当中的第一篇讲书稿,自己非常满意。练习几遍之后,我开始录制讲书视频,第一次讲书是参加班级的海选。后来,我入选了,而且还是第一名,这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我看了其他书友的讲书视频,要么是普通话不标准,要么是结构不清晰,要么是时长太久,没有几个符合标准的。所以觉得,第二次选前十强,我应该也可以入选。果然,第二次讲书大赛我以第二名的票数顺利进入了前十。有了前两次的讲书经历,再评估下前十选手的实力,我对自己第三次讲书也是充满了必胜之心。思维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一定会被选上代表班级参加营级的比赛。可是后来,我落选了。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票数第二多,我还会落选呢?凭什么他们没有我讲的好,还被选上了,感觉很不公平,一点儿也不服。于是,心里很堵,就猜测这个比赛不是公开透明的。
如果我不提前设定自己一定会被选上,也能接纳这个落选的事实,并且告诉自己风水轮流转,大家都有各自的特点,落选并不代表你不好。或许,落选就不会给我带来太多情绪上的反应。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不提前设定结果,练习接纳一切改变
计划:当事情没有按照计划进行的时候,不批评,不抱怨。问问自己:这种改变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意义是什么?尝试看到改变背后的正面价值。除此之外,再问问自己,我还能做些什么使得事情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