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春,说一说“打春牛”的故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古代中国的重要节日。在立春这一天,官府要举行“鞭打春牛”的仪式,因为古人认为,牛经过一冬的休息,可能变得懒散。
“引春牛而击之”,打去春牛的懒惰。表示要开始一年的劳作,然后,才有秋天的丰收。
牛是中国传统的“六畜”(牛、马、羊、猪、狗、鸡)之首。那么“打春牛”打的是什么牛?
宋代诗人杨万里,写过一首《观小儿戏打春牛》的诗,其中写道:“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这里明确了“春牛”指的是黄牛。
牛,经过老祖宗漫长的驯化,目前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有三种:黄牛、水牛和牦牛。
三种牛都是牛科的动物。牛科动物属于鲸偶蹄目。它们最大的特点是,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额头上都长有一对简单、不分叉、圆锥形的角。这对角是空心儿的,骨质的,终生不脱换。
牦牛,由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野生牦牛驯化而来。水牛,由生活在河湖周围的野水牛驯化而来。黄牛,由平原地区的“原牛”驯化而来,不过黄牛的驯化地,并不是中国,而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打春牛”仪式上是真的把耕牛拉出来打一顿吗?答案是否定的。
“打春牛”通常打的是“土牛”,即用土堆砌的。在清代立春当日,要将泥塑的春牛从午门抬入宫内,百官用彩仗鞭牛,寓意催促老牛下地耕田,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还可以求得一年的风调雨顺。“打春牛”这项传统也在提示农耕的同时,为人们带去了快乐与希望,蓬勃着生命的力量。
后来“土牛”换成了“纸牛”。
制作“春牛”是非常讲究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牛肚子,装上五谷,当春牛被打破时五谷就会流出来,表示五谷丰登的意思。打牛的鞭子是柳条做的,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24个节气 ,柳条象征春天。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本,讲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立春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节气,还象征着一年开始,要准备开始一年的劳作,所以是一个顶顶重要的日子。
立春有还咬春、做春卷、吃春饼等习俗,象征人们对春天的美好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