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才能又好又快
---阅读写作营第二课内容总结笔记
关于阅读,很多人经常遇到的问题是:
看完了记不住怎么办?
读书要一个字一个字从前到后全部读完吗?
自己看一本书要很久很久,阅读效率太低怎么办?
总是回看生怕漏掉书中的每个细节,阅读越来越慢怎么办?……
在阅读写作营第二课《快速阅读》这节课中,老师主要针对以上阅读中常见问题,讲解了如何阅读,才能读得又快又有收获。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阅读的认知准备;第二,关键阅读法:如何快速获得全书核心重点内容;第三:快速阅读技巧:使用引导阅读法和扫视阅读法,通读具体内容。
接下来针对这三个重点内容,做具体说明。
第一,阅读的认知准备
首先要破除的一个执念是:阅读要一个字一个字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把书读完。
正确的做法是:阅读是帮助你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所以并没有必要一字不拉把书读完,而是以实现自己的阅读目标为最终目的。老师打了一个很恰当接地气的比喻:当我们想吃馒头来解决自己肚子饿的问题时,面对30个馒头,我们吃馒头只要吃到不饿、吃饱的状态即可,没有必要把30个馒头都吃完。这是一个道理。
其次,阅读时要专注。
影响专注力的因素有很多,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都有。
生理因素而言,要保证充足的精力,大脑清醒,体力充沛。通过早睡早起、每天坚持适当锻炼都可以提高精力。在《精力管理》(作者【美】吉姆·洛尔 托尼·施瓦茨)这本书中,讲到了精力的四个来源,包括体能精力、情感精力、思维精力和意志精力。其中也具体讲到了如何为我身体添柴加火来获得充沛的体能精力的建议和方法。
心理因素而言,选择合适的书籍阅读、事先设定阅读目标等方法,都可以让心理获得更多的能量来帮助自己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一般而言,进入心流状态是专注力的最佳状态。
《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作者【加】克里斯·贝利)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创造高度专注力模式也就是心流模式,在短时间内激发高效率。
环境因素而言,较为舒适、温度适宜、较为安静的阅读环境会更适宜专注的阅读。
当然,还有平时的习惯也会对专注力造成影响,比如如果平时喜欢刷短视频来获取短暂快速快感的习惯,会极大的破坏专注力。
当做好了阅读的认知准备,下面就可以进入阅读阶段。
第二,关键阅读法:如何快速获得全书重点核心内容
很多人的一个阅读障碍就是盲目地扎进书中的细节,导致的后果就是不但耗时耗力,更可惜的是读完了像没读,或者读完了很快就忘记。关键阅读法,其实就是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提纲挈领的办法,通过阅读五种内容来帮助我们快速抓住全书核心重点,有的放矢地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
关键阅读法包括以下五个阅读步骤:
1、阅读推荐语。
推荐语经常出现在一本书的封底,通过简短有力的文字点出书中核心内容、亮点等。
2、阅读序言。
序言包括推荐序、作者自序、译者序、前言等等。
推荐序往往是相关领域的重要人物或者KOL写的读本书的核心亮点的解读;
作者自序是作者写的关于本书的核心内容、重点章节的阅读指南或者解读,有时候作者也会给出阅读建议,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书中内容。
译者序,就是针对国外的翻译著作,翻译者本人写的序言,包括译者本人的相关领域经验、本书的重点内容介绍;
前言是介绍本书要解决的问题的背景交代。
3、阅读目录
通过阅读序言,可以直到这本书的重点内容以及解决什么问题,阅读目录就是了解全书是如何展开相关论述的,包括了哪些细分章节,各个章节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可以说序言加目录,就是全书的“干货”,或者说“形体骨架”。在这个步骤中,可以通过做标记的方式,标注出自己感兴趣的、重点的章节,以便后续的深度阅读作准备。
4、随手标记
在以上步骤的阅读过程中,随时用贴标签、划线、高亮等方式,把有感触、有深度思考、打动自己的内容及时标记,这样便于深度阅读时的深度思考,以及后续整理素材。
5、浏览全书
快速通读全书内容,通读、粗读。完成第一遍阅读。土豆老师分享了她阅读一本书通常读三遍,第一遍就是在获取了全书重点关键信息的前提下快速浏览全书,做标记;第二遍,对自己有感而发、引发自己深度思考的地方做读书笔记;第三遍,精度重点内容,整理读书笔记素材,做书评。这给我们很好的阅读方法的借鉴。
以上关于关键阅读法的五个步骤,是帮我们提纲挈领的快速获取书中核心信息的方法,要点在于尝试和体会,得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快速阅读技巧:引导阅读和扫视阅读
通过关键阅读法,我们知道了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那么如何更快完成具体内容的阅读呢?快速阅读的方法就是应用于当我们进入到书中内容的阅读的过程中,帮助我们更快浏览全书的具体操作技巧。
这里有两种方法可以帮我们提高阅读的速度。
第一种是引导阅读。
引导阅读其实就是训练我们眼睛的“视幅”。很多人习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但其实大脑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需要完整的文字信息的输入的,并没有办法对单个字进行理解。所以,当你可以一次看到5个字、十个字甚至二十个字的时候,会增加视幅,增加大脑理解信息的速度。
提升“视幅”具体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笔或引导棒快速划过一行文字,眼睛随着笔的速度快速将文字“印入”大脑;另一种是用一个尺子,一次一行或者两行向下移动,眼睛随着尺子的移动速度快速将文字“印入”大脑。这个方法需要刻意训练的,当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就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而实现快速阅读。
第二种是扫视阅读。
扫视这个说法很形象,如果说引导阅读是视线的平行移动速度,扫视就是视线的焦点移动速度,这样可以做到一次“印入”一大段文字。焦点像水流,流动越快,阅读速度越快。
刚开始练习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文字“印入”了,但是大脑反应不过来。这就是老师讲到的阅读速度慢的根源性问题:阅读速度慢,其实是大脑的思维慢。
阅读中,眼睛是作为一个摄入信息的工具,真正的提速关键在于大脑的运转速度,也就是启动“脑眼”,做到眼、脑同步,不需要刻意停下来思考,那么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提高阅读效率,知道了方法,更要实践,才能让方法成为自己的能力。
以上,就是第二节课关于提高阅读效率,如何做到读得又快又好的重点内容和方法,下面做一个小结:
第一对阅读要有正确的认知。首先要明确阅读不是为了把书一字不落的读完而是为了达成自己的阅读目标,其次要培养专注力,生理、心理和环境方面都对专注力有影响。
第二,用关键阅读法的五个步骤来快速获取全书重点核心内容,提纲挈领,成竹在胸;
第三,用快速阅读法帮助更快更好地阅读具体内容,启动“脑眼”,提高阅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