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本周所有的工作依然在有序的进行中:每周一视频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现状,加深与家长的沟通;每周观影、读书会、音频学习,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观看《图形宝宝》、《手掌印画》并进行评析教研,反思并学习教学方式等,在本周我也收获许多,将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一、 每周学习会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充实自我
本周阅读的书目是《园丁与木匠》,这本书让我明白,在讲爱孩子之前,要先明白什么是爱。而最好的爱是陪伴,这是我深信不疑的一句话。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学习的一课。见到过许多家长,把孩子往人群里一丢,自己在旁边玩手机;也见过家长带着孩子玩手机游戏,其乐融融。每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会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和陪伴,但光陪着远远不够,什么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案例一:我们班有个小女孩的爸爸在放学时候跟我沟通,说孩子不太愿意跟他说话,感觉还很怕他。我问慕慕爸爸,您平时在家比较严肃吧?他回答嗯,我一般会管着她。我又问您平时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多么?爸爸说每天晚上下班都会陪她玩。我当时很疑惑,为什么每天都陪着孩子,孩子却不愿意与爸爸玩?我追问那您都陪她干什么呢?她自己玩玩具、看电视、玩手机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她。我瞬间明白了,很显然,慕慕爸爸给的是看护而不是有效陪伴。随后又给家长提供了一些有效陪伴的方式。案例二:乐其平时在幼儿园是一个比较有主见有想法的孩子,有时候聊天也会告诉老师,下午放学希望妈妈来接她,不想去辅导班,我也为此经常和妈妈沟通,最近我们乐其妈妈很苦恼,她自己开瑜伽馆,全面复工以后,她每天都很忙,上大课、上私教课,基本都得晚上才能回家,孩子爸爸上班后她就把孩子带有店里和会员的孩子一起玩,但近期孩子出现了反抗:“你每天就知道上课,你都有十天没有陪我了,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我要离家出走”,一个六岁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妈妈感觉很震惊也很心酸。通过沟通我了解到妈妈觉得自己做的很好,平时想吃的、想要的都买给他,特意让会员把孩子带来陪他一起玩,但是乐其不但不愿意去瑜伽馆了,连自己要的披萨也只吃一口。在这个过程中,俩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我觉得乐其现在可能是通过哭闹的方式寻求妈妈的关注,我希望乐其妈妈能休息一天陪伴孩子,孩子知道后开心极了,一整晚都在提醒她明天不能上班,要陪他一整天。案例的分析加读书后的感悟我认为,有效陪伴首先家长一定是心在其中,而不是人和孩子一起,但心在想其他事情。第二,倾听孩子的内心,理解他的感受。第三,给孩子自由,保证安全、合法的前提下,不做过多的干涉。有时候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让孩子知道只要他需要,你会第一时间出现,就足够了。
二、 线上家访拉近师幼关系
本周线上家访工作持续推进,一直在有序进行,通过线上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活动、身体健康情况、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家访发现部分幼儿由于作息不规律,经常晚上熬夜,早上不起,通过沟通并及时提醒家长可以在家中给孩子指定作息时间表,帮助幼儿在这段特殊时期依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通过线上互动,带领幼儿复习七步洗手法,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本周视频家访中还和佳佳有了一个小约定,这段时间佳佳在家里种了萝卜头,还长出了漂亮的小花,香香的,于是我们约定一起种植,每周互相分享植物的成长动态;还与乐其妈妈一起聊了聊乐其针对妈妈一直很忙没时间陪他的现状,,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虽然不能见面,但是一直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沟通,相信春天很快会到来,疫情终将被击败!
三、 通过教研提高掌握教育教学方式技巧
通过观看视频《手掌印画》发现即使视频教学,老师也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做到玩中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全部设计了课件,很细致,配合教师的语言都作出了画面体现,没有空洞期,幼儿的眼睛和思路可以一直跟着课件进行,连贯性强,完整性好。
教师口齿清晰,大方得体,语速适宜,课件播放和教师的语言完美结合相呼应,这些都提现了教师的用心之处。
对我自身也有很大的启发:(1)活动准备充分。网络课程难度相对更大,在材料的选取上,要考虑到所有的材料是不是每个幼儿都可以准备到位?在活动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以免家长猝不及防,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特别做了温馨提示,如铺好报纸,准备好清洗小手的抹布或者湿巾,给幼儿准备好围裙等,彰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细心、用心。
(2)课件及视频制作精美。《手掌印画》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录制了温馨的视频,同时在视频活动中添加音乐,让整个活动更加放松,一边说一边出示字幕,便于家长清晰活动内容,各方面考虑周到,这也提醒我们,一节好的教育互动,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通过音乐、动画等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这都是我以后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