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母亲

文/万川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的阴历生日是十一月初二,对于工作中习惯以阳历计日的我来说,这是一个毫无特色的日子,许多年来,我从未记住过。但今年却不同,我清楚地记住了我的生日,因为,大约一个月前,阴历十月初三,我的母亲突然离世了。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和我的生日最密切相关的人,她的突然离世,让我陷入了极度的悲恸。忽然觉得,自己应该记住自己的生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母亲。当初母亲是怀着怎样的喜悦孕育了我这个生命啊,在那样贫困的年代,又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养育了我。这些我都无法想象,也从未和她谈起过,并且再也无法谈起。

        母亲没读过几年书,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她的身上有着普天下女性的勤劳、隐忍和积极地生活态度。

        我的父亲是一位很有头脑的人,我很小的时候家境很不错,日子过得也很无忧。当别的家庭还处在吃不饱饭的时候,刚上初中的我就有了一台自己的录音机。但不幸很快降临,在我十三岁的时候,父亲突然患了脑血栓(一种可以致人偏瘫的病),这就意味着父亲再也不能撑起这个家了,对于当时我们这个家来说,生活的担子一下子落在了妈妈的肩上。我们姐弟四个,大姐十四,小弟才六岁。我无法揣测母亲当年面对家庭厄运时是怎样的心情,留在记忆中的只是母亲经常陪父亲治病、辛勤的田间劳作和她异常节俭的生活。我很小就在外读书,每次周末回家,母亲和我们聊得大都是爸爸的病情恢复得怎样了,医生说不能让他干重活、不能操心,然后就是叮嘱我们要念好自己的书,不要担心家里的事,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就这样,母亲一步步伴着父亲,拉扯着我们走了过来,如今,我们四个都长大了,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困难的日子终于如母亲期盼的那样过去了。在我后来的生活中,每当遇到困难总是想尽办法去解决的这种积极应对的态度,我想应该是源自母亲的潜移默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书不多的母亲不会讲深刻的道理,但却用她最朴素的生活理念影响着我。

        三十多年前,我的奶奶曾瘫痪在床三年多,母亲日夜不离在床前伺候,常久的缺乏睡眠,困得站着就会睡着,手里的东西也会洒落一地。我记得那时母亲的眼睛经常睁不开,医生说是熬夜时间太长了。那时医术不很发达,奶奶病的太久了,怎么也不见好,母亲为了让奶奶好起来,只好求助神仙,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常常会初一、十五不吃饭,说是要用自己的阳寿折换给奶奶,当时我很小,心里还嘲笑母亲的愚昧,现在想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孝心啊!后来奶奶还是去世了,但母亲的孝名也传开了。三十多年过去了,就在母亲去世,我们刚回老家办理母亲的丧事的那天,村子里的一位年老的执事抚着母亲的棺木动情地说:“你妈可是咱这一带有名的孝顺媳妇啊!”细想一下,奶奶一九八零年去世,至今已三十五年,人们依然还记着母亲的孝名,我想母亲若是在天有灵,也会心中欣然的。

        母亲经常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特别是在我们经历的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母亲经常和我们念起帮助过我们的亲人:我的叔叔、姑姑、舅舅、大姨、表哥们,他们曾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帮助,我们要铭记恩情,懂得回报。

        我想母亲的人生历程中,一定也遇到过别人的不解和诸多的委屈,但我从未听到过母亲抱怨过某位亲人的不好,所以在我的意识中,亲人永远是亲人,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母亲就像一颗大树,围绕着她,我们做儿女的明白了什么叫血脉相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今,母亲离开我已一个多月了,每念及此事,我的心还是悲恸难抑,会泪流满面。但我想我应走出这种状态,让母亲的在天之灵看到女儿的不再沉抑的心。

            2015年农历11月初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记』明天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因为是农时冬天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
    发呆的老渔民阅读 1,831评论 0 2
  • 早晨醒来的时候,又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走了半月有余,竟然一次也没有走进我的梦中,“想见音容云万里,思听教诲月三更”...
    西岭布衣阅读 1,465评论 1 4
  • 母亲是老人吗?不!她不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永远四十八岁。 母亲是个孤儿,她两岁时我外婆去世...
    吴春年阅读 680评论 2 6
  •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史介鸿阅读 252评论 1 7
  • 1、war包自动解压部署 通过ftp将war包上传到tomcat的webapps目录下。启动tomcat,会自动解...
    EdisonJQ阅读 2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