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有伙伴和我了解印象笔记的使用,所以今天想分享一下我怎么使用这个工具。从2014年注册印象笔记至今,我的印象笔记结构已经调整过很多版了,从最初毫无章法的新建笔记到几次逻辑的调整,不敢说我的思路有多好,但希望对大家能有一些启发。
写作5/100
一、我的印象笔记进化史
纵观我对印象笔记的使用过程,使用定位发生过四次变化,每次调整都感觉是自己的一次升级。
1.电子笔记本
注册账号之初,基本上我对印象笔记的认知就是一个电子的、轻便的、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记录一下,寥寥几篇笔记,完全不成章法,以至于分类都觉得多余。
当时阅读了《超效率数位笔记术》就是介绍如何使用印象笔记的,读书笔记就是我在2014年写的第一个笔记,当时把每个操作点都乖乖记录下来了,觉得这个软件也太棒了吧~
刚开始就了解了一部分软件的功能,直到后来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我开始才研究起了笔记本和笔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初识印象笔记的样子。
2.具备分类功能的电子笔记本
因为自己的爱好也真的是很多,所以当时为自己的每一个兴趣都创建了一个笔记本,用来零零散散的记录一些有的没的信息或者想法,当时的升级仅仅就是懂得了分类,还觉得自己真会管理,哈哈。
3.电子信息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信息囤积症或者是知识焦虑症?
会不会经常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是不是关注了无数的公众号,告诉自己要利用好碎片时间,结果公众号越囤越多,根本没时间看?
其实这一阶段和第2点是雷同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第2点基础之上的。
当时我学习了陈华伟老师的课程,花了挺多时间和心思去搭建自己的印象笔记框架,按照工作、学习、兴趣、生活四个部分做了重新的规划,建立了好多的笔记本,还展示给我的学员看过,觉得自己的分类很漂亮、很完整,就像下图一样。
但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类别分的清楚了,反而囤积的信息越来越多,只不过换成是分门别类的囤积。而且类别是越来越多,相互之前甚至偶尔发生重叠,我想应该是我没有掌握老师的方法,或者说这个方法不太适合我。
所以我自己好好的反思了一下,自己使用印象笔记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通过印象笔记达成什么样的效果?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所以最终一定要为学习找到一个出口,也就是说,有了输入就一定要有输出,印象笔记是将我的思维更直观、更系统的呈现出来。
为什么我们看过很多道理,却还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没有将道理在我们的一生中去实践和落地,我们仅仅是知道了而已。所以我尝试拨开表面的花里胡哨去探寻本质,发现最重要的环节是从输入,经过思考进行内化,然后输出,所以我又对自己的笔记结构作出了调整,然后一直沿用到现在。
4.知识闭环系统
这就是我在上一小点说到的“输入-转化-输出”的知识闭环系统。
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我开始学会取舍,学会专注,自己各方面的喜好开始偏向于极简,不再以完整、复杂、花哨为美,反而喜欢那种乍一眼看过去朴实无华的样子,就像所谓的“大道至简”,所以我的笔记结构也一眼就能看清楚结构,这几个分类对我来说非常足够了。
二、“输入-转化-输出”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学到的内容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提升效率或者优化思维方式,那就是无用的。所以学习的同时如何将信息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也在想,自己学过的内容到底吸收了多少?好像学了挺多,一会也没闲着,但真是经不起细想。我们往往把传统的学习视为输入的过程,做了笔记就觉得万事大吉,觉得自己好了不起,但是有效的学习其实需要完成一个闭环,从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的完整流程,所以我调整了自己的学习动作,有输入就一定要寻求输出。
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可能是讲授、分享,可能是行动,可能只是心理感受,但总会对我们有一些好的影响。
回到我的笔记结构上,一般情况下,我会把觉得不错的内容加入到Inbox中,安排时间学习,学习的笔记和自己的思考会放在“输入思考”内,然后会将学习的结果写进“转化输出”。
关于如何输出,这次就先不细聊啦,希望大家不要嫌弃我草草结尾,我们有话后面慢慢说~
只是从分类上做了分享,关于软件具体的使用方法网上有很多大咖分享,大家可以多参考,但最重要的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
三、闲聊几句
我曾经也是一个工具癖,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工具,别人推荐的,或者最近爆火的,甚至自己闲着没事还喜欢到APP Store里下载各种软件使用。但是,工具就是工具,只是用来辅助我们思考或行动的,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思维。所以,大家不需要崇尚什么软件,觉得用了就如何如何,好好修炼自己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