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花了不少钱在知识付费上,倒不是因为知识焦虑。我天性好奇,很多东西我有探究的欲望,仅此而已。但随着订阅的专栏和加入的社群越来越多,时间和精力确实顾不过来了。
朋友问我:“那你咋整?”
我说:“挑人少的读。”
“你这逗逼,不相信广大人民群众,是吧?”
“是的。”
是的,我就是那么傲娇。
我对这个时代一个粗浅的感受是:真正潜心做有价值内容的人都不是那么会营销,甚至不屑于做营销。你可以说他们不懂变通,笨蛋,有钱不会赚,但恰恰是这样的人会潜心打磨产品,会把读者放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上,而不是把读者看做弱智无能,割韭菜。
在越来越水化的知识付费时代,我们要回归一个根本问题:究竟什么能带给我们真正的价值?经过老司机连夜赶车,我终于总结出了三条“有钱也不卖法则”,在此免费送给大家:
1)天上:系统性认知
2)人间:方法论落地
3) 地狱:持续性训练
“胡扯!”“哎哟,这位读者不服,好,我们以47.3568公斤级中青年职业女性的榜样孙圈圈写的一本书《请停止无效努力》为例,随便聊聊。”(好硬的广告。。。)
怎么评价这本书好呢?如果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的美貌是10分,那这本书就是11分。对,就是辣么好看。具体好看在哪呢?我以三条“有钱也不卖”法则来present给大家看一下。
1、天上:系统性认知
现在卖认知的人非常多,似乎随便一个街边的乞丐也能来讲一讲“如何好吃懒做,通往人生自由之路”,但卖系统性认知的不多。得到上的课程是以年为单位的,知识的系统性相对比较好,但还不够高级。我们常说给你一条鱼,不如给你一条鱼竿。知识的背后有一个“黑洞”,那是一整套更宏观、更底层的思维方式以及罗辑思考的方法。如果不掌握这个,你很难做知识的推导和延伸,很难在变化的场景中举一反三地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
对底层思维,不同人的态度和做法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会藏着,因为是看家本领,吃鲍鱼还是喝稀饭全凭它了;有些人会竖起一块纱窗,朦朦胧胧的,让你看也看不真切,真急死人也;但有些人则会在“黑洞”旁生起一堆明火,不仅让你看得清清楚楚,还温暖了你一颗性冷淡的心。
而孙圈圈就是那个“玩火”的人。对此,一位可爱的姑娘,麦肯锡洛杉矶咨询师李奕在评价《请停止无效努力》时就讲得很好,“知识自己懂是一回事,能分享出来且让人接受,绝对需要非凡的能力,而圈圈就有这种能力”。
以前,烦恼就像我暗恋的女孩,老在脑子里飘来飘去的,赶也赶不走!但看完圈圈的这本书,我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烦恼并不能孤立来看,要拔高一个层次,把烦恼放进思维框架里看,一切都豁然开朗了。比如,一想到我暗恋的女孩,我就往上想到了她妈,然后听见她妈对我说“有房吗?有车吗?有存款吗?”然后,我就没烦恼了。
我给大家举个书中正经的例子,看看圈圈是怎么来帮助我们打造系统性认知的。第二章《学习如何学习》中,圈圈论证了什么才是学习的正确姿势,她从人能够持续而且快乐地做事的三个基石“喜欢、擅长、有价值”入手,延伸出四个学习策略——按需学习、调整心态、提升元认知策略以及正确犯错,然后再在四个策略的基础上分别讲应该如何来做(具体看图)。
是不是脑子里一条条横七竖八的神经瞬间被圈圈捋得顺溜顺溜的?是不是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你想顺藤摸瓜或者顺瓜摸藤,都能像孙大圣一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了?
是的,这种自信的感觉非常重要。书中每一章都有很多高屋建瓴的思考框架。你想快速找到天赋?你想成为高段位沟通者?你想选择合适的职业?你想超越情绪,掌控人生?这些统统都没问题。当你能把问题放进框架里,居高临下地去思考,其实你想困扰都很难。
2、人间:方法论落地
前面主要讲了认知,但认知其实是非常虚无缥缈、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它不直接改造世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感慨“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了。你妹啊,听听道理就想过好这一生,这不明显扯淡吗?
人往往认为一件事很重要,但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他不行动。如果一个女生想知道男朋友是否真心爱她,不要听他说什么,而是看他怎么做。总之,方法论落地非常重要,只有它才能把美好的想象转化为现实。
很多知识付费的大V只扯淡,不提供落地方案,很多读者听完跟没事一样,转眼就忘。凭良心说,我并不是批判这些大V,毕竟他们没有这个义务,但能提供落地方案,多少让人感觉更加真诚。
《请停止无效努力》一书中讲到的方法论都有落地方案,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如何愉快地闲聊”,因为我是一个不太懂闲聊的人。如果一个女生跟我扯半天的感情史,真的,杀了我吧。我以前碰到一个女生,就会问叫什么名字呀,来自哪里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这本书中的一些方法把我的脑洞炸开了无数个洞。
这样我们在接问题和抛问题的时候都能应对自如了。此外,在适时表达认同时,可以借助表情,善于倾听,赞美对方;表达不认同时可以委婉地表达,可以先给别人期望(比如一些女生说我就是一个女汉子,那她们大叫大闹、暴力虐男友这种事情在朋友眼里就比较正常了);要与对方感同身受时也有相应的做法。
这本书每个小节后面都会配有后续练习,还附赠一本《我的进阶笔记》,配合后续练习使用。word天!简直了!爽!
3、 地狱:持续性训练
我这里用“地狱”这个词,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文学手法,它更多是针对像作者这样的知识付费提供者而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社群营销的第一男人万能的大熊曾在课程里提到一件事,他说每次上课都来不齐人,五十人的班少五六个很正常,要知道,他们可是交了上千块课程费的。有些人交了钱也不来,这一度让他感到很匪夷所思,但后来他也想通了,那一部分交钱不来的,也就是买个心理安慰。但很多交钱过来的,何尝又不是买个心理安慰呢?
什么意思?在知识付费大潮中,有一部分人不是为学习知识或见识而来的,真的就是缓解一下焦虑,甚至有些交钱买几个课程、几本书就当缓解了。这种焦虑的情绪被敏锐的创业者捕捉到,被大V捕捉到,那简单,他们就给你一个安慰,让你有几个课听,听完拉倒,我也不管。三节课创始人黄有璨在一场知乎Live闭门聚会上,听到一个讲者说:“所谓知识付费,说白了,就是一部分‘坏逼骗傻逼’的游戏!”现在大家一致的认知都是:Live上的水货内容实在太多了,甚至有人拿着某些其他优秀答主的高赞回答来回炒冷饭,竟也能开场Live,还能获得几百个报名。
我想强调的是,现在真正用心打磨内容,真正想为读者创造点价值,在提供认知之外还自虐式地为用户设计持续性训练产品的人,真的一个手都能数过来。《请停止无效努力》在持续性训练方面并不突出,毕竟受限于内容载体。在书籍之外,作者孙圈圈其实成立了一家公司,不仅提供课程培训,内容包括结构化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求职面试、战略性职业规划,还呕心沥血打造了一个无比性感的让用户能够持续性训练的产品Rise。因为我是上年9月从她开第一门课一路跟到现在的,也是Rise产品的内测用户,深知其中的艰难和喜悦。Rise历经4个月打磨、内测了300用户,迭代了N个版本,绝对比老罗的锤子还难产。
最后,还是回到这本书吧。百特中国人力资源总监赵隽艳把这本书称为“成长圣经”,我觉得这一点都没过誉。
几年前,冯唐曾写过一封信揶揄韩寒,信里写道: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然知道这条金线的人不多,但是还没死绝。这条金线和销量没有直接正相关的关系,在某些时代,甚至负相关,这改变不了这条金线存在的事实。
我真心希望我们是还没有死绝的那一拨明眼人,虽然《请停止无效努力》不是文学作品,但它绝对在金线之上。
如果说我对本书有什么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现在定价太便宜了,22块9毛6!赶快卖光吧,眼不见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