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论是在各大论坛、知名媒体还是知识付费领域,育儿的话题一下子火了起来。我们在学习各种育儿理论和技能的时候,是不是真的知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巨大?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成为今天的自己,是先天+后天+个性化的决定造就的。先天的因素我们无法改变,而后天的影响我们是可以做些功课的。要想了解为什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大,先来看看我们自己是怎么成为了现在的自己的。
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在五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对自己、对世界有些什么期待的最深层的决定。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怎么样去应对这件事情,就形成了我们的那套模式。这套模式如果没有觉察,我们会一直带着它长大,并且成为我们成年以后在压力状态下对待问题和对待工作的一套初始的模式。有时候我们用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会不断地带来一些痛苦,甚至是一些无效的反应,我们却不会轻易的去放弃这个模式。我们所有的成长和努力都在朝着“价值感和归属感”这个方向去发展。而我们对自己的价值感的认定就是由小的时候父母跟我们的互动模式以及我们对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解释决定的。
举个栗子。我的父亲非常的严厉,大概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吃饭,我多加了一块肉,咬了一口又吃不完就丢下了,被我父亲用筷子狠狠的敲了一下,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有了眼泪是不能哭出声的,否则会遭来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就一边流着眼泪,一边默默的吃完了碗里的饭。我当时的感受是:伤心、难过、被羞辱以及愤怒。我猜我当时做的决定是: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父亲是不爱我的。所以我在以后的成长岁月里一直都刻意回避跟他的亲近,跟朋友一起吃饭就会莫名其妙很紧张,生怕自己吃相不好被人笑话。在工作中,只要有人开始提建议、或者进行挑剔,我的那种伤心、难过、被羞辱和愤怒感就会立刻冒上来,并且我会采取跟当年一样的方式取解决:默默忍受,回家流泪。直到学习和自我成长了很久,有一天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一个外向的人,会不喜欢跟别人一起吃饭?为什么别人提一点建议我会那么受不了?我回溯到这件事情,觉察到了自己相同的情绪的波动,感觉自己无能为力或者很难过。
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好的孩子,我们自己是不知道的,我们需要外界尤其是我们在世界上重要他人(父母、看护者)给我们提供反馈。如果他们给予我们的反馈是正向的,积极的,有力量的,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阳光的,向上生长的好孩子;如果他们给我们的反馈是负向的、消极的、脆弱的,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无能的、给他人带来麻烦的拖油瓶。前者和后者会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点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