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一天,我行走于拉萨的街头,看着前来朝圣的藏民在大昭寺门口虔诚的祈福、许愿、磕等身长头。起伏叩拜,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有的人一磕就是十几年,身下的卡垫磨得只剩薄薄的一层,膝盖和手肘处打着厚厚的补丁。然而他们并非为自己洗清罪孽,只是单纯为了信仰而叩拜。从西藏回归城市,需要重新适应城市的节奏,看着身边行色匆匆的人们,忙碌得连坐下和一杯咖啡闲谈的时间都没有。偶尔强邀一俩好友共进晚餐,席间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信仰,在他们迟疑的表情和空洞的眼神中,我知道了答案。是的,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至少大部分人是没有的。
信仰的缺失使人们开始“向钱看”,就建筑业而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地王、楼王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迷了眼。但有一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无论你是走在北京、上海、广州还是深圳的街头,感受是相同的,你会在内心碎碎念:这些城市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成就这一切的正是这条流水线上的工具——建筑师,尽管他们早已不是有思想的创造者,但他们仍然是整个行业辛苦的奉献者。有人说,现代建筑已经逐渐走向了死亡,但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些人凭一己之力企图使建筑业起死回生,而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点就是匠人精神,一张建筑创作的死缓判决书。
匠人本指具有某种技艺工法的手艺人,讲究的是师徒传承,技艺延续。自打鲁班开创了中国建筑的先河,就一直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延续和发展。如今,每年农历六月十三的鲁班节,在香港的鲁班庙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同时也是徒弟宴请师傅表达授技之恩的日子。但是在大陆,又有几人知晓这个节日?在追求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忘记了传统,也忘记了历史。所以。唤醒建筑师内心的匠人精神已迫在眉睫。因为匠人精神正是设计者所应有的信仰,只有有了信仰,才会有使命感。
我所认为所谓建筑创作的匠人精神,就是设计者在人生中顿悟出的个人建筑观,是对行业的责任心。建筑的出现应该属于它所在的这片土地,应该成为表达地域特色、传承场所文化的载体。摒弃形体的夸张和地标式的追求,用平静的心态,朴实的手法来表达设计者对建筑、对环境的尊重,来引导使用者去感知建筑所承载的情感。设计者不见得要博古通今,但要懂得珍视当地的文脉和烟火气。无论是设计的表达还是对传统技艺的运用,都要遵循在传承中寻求发展的心境。
唏嘘了这么多,接下来是匠人精神的养成干货。
素养1:立足土地的思想指导
在这里土地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统称,涵盖了地形地貌、景观水文、历史传统、文化特性、民族风俗等元素。立足土地的核心思想就是将这些元素视为建筑设计中的资源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注重环境的延续、历史的传承。重新确立建筑、自然、人文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并以文脉传承为纽带,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素养2:意境营造的文化延续
意境营造是一种基于情感表达与感知的创作,是人、自然、建筑三者间的精神交流。意境的创造者是建筑师,这就需要建筑师有着丰厚的文学和艺术底蕴,并能很好的把控建筑周边环境资源,在建筑创作中将思想和情感转化成画面感,用建筑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做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建筑师将头脑中的一幅意境山水画,以建筑和环境作为画笔描绘出来,并将它展示在人们面前观赏,引发人们的遐想和思考。
素养3:技艺传承的吐旧纳新
技艺传承的核心内容就是新与旧的结合,运用传统技艺创作新的建筑表达形式或者运用现代技术重新塑造本土材料特性。并对当地工匠边施工边培训,在找寻传统技艺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和传承。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技艺得到了延续,建筑与环境也得到了融合。
每种素养都代表一种创作倾向,可交织运用也可独立发光。它既是设计者对建筑应有的态度,更是身为设计师的使命感。
在追求建筑创作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信仰的引导,需要放低姿态、融入土地,重拾匠人气息。愿有一日,集众人之力,共同抵御趋同的脚步,将民族的本土化走向世界,令建筑业重新欣欣向荣。我们拥有这信仰,便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