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直播连线一位家长描述了孩子在学校里说脏话,根据老师定的班规说脏话要自己扇自己的脸10下。孩子也依照班规照做了。
回来后给妈妈说,妈妈觉得老师这样的管理方法特别不合适。想去找找老师,也不是责怪老师的意思,而是想给老师反馈一下,别以后其他的孩子再遭到这样的事情。(真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够接收家长的心意,表达不好就会弄巧成拙,毕竟人与人的接受力是不一样的,而且不能指望去改变别人,大多数老师都是自以为是的,不喜欢家长在他的管理上“指手划脚”)。
孩子也不同意妈妈是去找老师,他说我都没事了,而且我还要看到以后其他同学扇脸呢,要不然我自己岂不是白挨了。(对于孩子这样的幸灾乐祸和小心思,其实人人都会有,它在一定程度下还会缓解个人压力。就比如我们开车途中看到交警贴别的车罚单,自己心中也难免幸灾乐祸,“看看中奖了吧!”也不代表咱就是坏人,其实这不用上纲上线。家长在这方面也不能过分较真,放轻松一些。)
第一点,首先当孩子在给妈妈说这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在另一个房间也没听清楚,就非常大声的说:乖,谁扇你的脸了,谁扇你的脸我不愿意。孩子爸爸的直接反应,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心疼,他内心也会感觉很幸福,委屈就会减半。
第二点,老师讲到了亚文化,主流文化我们都知道是大家都需要遵守的文化,而亚文化是在某个区域内人们约定的文化,像说脏话扇脸就属于班级的亚文化,虽然它拿不上台面,但是同学们约定俗成,愿意遵守。
另外如果一个惩罚让同学们感觉到羞耻感,这样的惩罚是有问题的,如果孩子感觉到没事没有羞耻感,这样的惩罚也说得过去。
第三点要了解一个真相,扇脸这件事对孩子来说不是事,孩子也没有什么心理阴影,也没有回来牢骚抱怨,只是说说这件事,也不主张妈妈去找老师,那说明这件事在孩子心中就过了。
那妈妈心中却过不去这个事,那就是因为妈妈内心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而这件事让妈妈共振到了孩子的不被认同。很有可能是妈妈在成长中有曾经不被认可的历程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那妈妈就去觉察自己,与自己过去的不被认同和解。
其实每一个让人不舒服的情绪都是觉察自己的突破口,可以向内走走,觉察自己曾经的经历,看清真相,你能够意识出是你的问题,这件事就解决了一半。
看见即是疗愈。
这个案例我想了两句话:
第1句话是孩子遇到的事情要以孩子的感觉为准,只要他觉得没事就没事。
第2句话如果家长觉得有稍微的不舒服,这纯属正常,如果家长觉得迈不过去这道坎,那就是家长个人的问题,应该觉察成长疗愈自己。
总之,家长别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感受)负责。原则上谁难受谁学习,谁痛苦谁改变。
20211010叶雪白每日一省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