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更姣焦点解决学习分享第214天(约练80次36咨17来19观8学)
《非暴力沟通》是米歇尔.卢森堡博士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本书,米歇尔是罗杰斯的学生,所以也是人本主义的践行者,非暴力沟通的主要原理也就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建立与自己和其他人的链接。建立人与人之间以及自己与自己的链接,是非暴力沟通的最终目的。什么才是保持链接的状态呢?首先是要保持自己的一个平和的心态,一个正向的能量级的状态。然后是要做到心灵相通,相互理解,你能够理解我,我能够理解你。第三个层面就是做到相互满足,我能够满足到你,你也能够满足到我。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说出或者面对各种暴力语言,即:评判性语言、指责性语言、比较性语言、威胁性语言或者道德绑架性的语言。
那我们要怎么避免这些暴力语言呢?非暴力语言有四要素,即观察、感受、需求、请求。观察客观事实,所见所闻。觉察自己的感受即情绪而非感觉(想法),自己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他人的暴力语言只是一个刺激源,并非是自己感受的真实原因,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时候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而产生不同的感受。我们要观察各种情绪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要无条件的接纳各种需求,但不能无条件的接纳各种行为。我们要真诚的表达我们的需求,或者澄清他人的需求。最后我们要表达一种请求或者表示理解或者以行为来给予回应。
面对对方负性语言,一般会有四种处理方式,一种是认为对方说的是对的,然后自己会自责,内疚。一种是认为对方是错的,就会立马将对方怼回去。一种是会去觉察这种负面语言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感受,觉察是自己哪种需求没被满足,然后采取恰当的方式发泄情绪并真诚表达。一种是细心觉察对方说出这些负面语言时背后的需求或者目的是什么,然后给予接纳理解或正确回应。
面对威胁或者是他人在不断的说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来应对?主要有三个步骤,首先是做好自我链接,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要做到三不伤害的原则,情绪是需要流出来的,而不能单纯采取压抑的方式,负性情绪压抑太久要么就灭亡,要么就爆发。然后就是做好同理倾听,去倾听对方的情绪背后的需求。最后就是做好真诚的表达,按照我们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进行,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及请求。
非暴力沟通知易行难,我们只有在生活中多进行刻意练习,才会形成一种良好沟通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