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卫城建学院毕业的时候,分配工作已经是哪里来回哪里。
钢城机械工程厂点招毕业生把他招去了。
工厂位于江城东北角,背靠长江,面前是大湖,周围是农村,只有一条路通往哪里。
虽然位置偏僻,但好歹也是省城的企业。
戴卫好不容易从农村考出来,当然不愿意再回去。 现在被点招留在江城,当然高兴了。
戴卫报道上班了,才体会到了这个地方的偏远。
直线距离比较近。 站在高一点的楼上,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城建学院的位置,隔着大湖,需要绕一大圈,转三趟车,最后一趟45路半小时一班,终点是钢城工程机械厂。弯弯绕绕需要三个小时。
厂门口的一条路,是建厂时修的沙石路。雨天一身泥,晴天满脸沙。
钢城工程机械厂是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布局的骨干企业。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的人员组建而成。
工厂偏安一隅。也是一个小社会。
幼儿园,小学,中学,技校都齐全。医院,菜场,商场,理发店,各种配套生活服务都能在厂内完成。
建厂的时候只有主厂,后来为了解决家属、子弟就业,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俗称小集体。主厂称为大集体。
当然也有基建处。负责工厂厂房和家属区的建设和维修。
戴卫就在基建处上班。
戴卫到岗后,基建处满编六个人。
处长饶大力,山东人,五十八岁。从车间主任的位置上转岗过来的,已经进入倒计时退休的状态。
他的口头禅是,我都是要退休的老人了。
言下之意,他是来养老退休的,什么事都可以不用干的。
他经常会讲的是他从建厂开始进来的丰富经历。
副处长张达刚,五十岁。江城本地人。下放知青,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生。本以为可以在五十岁之前熬成处长,工资涨一级。现在还得再等二年。
科长刘东,三十六岁,工程兵连长转业干部,参加过自卫反击战。
他是附近的农村刘家台人。父母年纪大了,妻儿都在农村老家,他要求转业就近选择了钢都工程机械厂。
另外两个都是大厂的子弟,内部技校毕业后到了基建处,年龄大一点,三十五岁的是张健。年龄小一点,三十岁的是李忠。
戴卫上班时是最小的,唯一工民建科班出生的人。
一般来说,基建处也干不了什么大活,日常主要工作是厂区、家属区、生活区的修修补补。
科长刘东带着他们三个年轻人干干就好了。
可以说戴卫的专业知识在这里完全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