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觉醒和启蒙。我听完杨老师这节课,看到这个作业,回忆反思自己的教育觉醒和启蒙是始学博睿智。在思维的误区里,而无意识的感觉和经验代替思维的过程,误以为是思考,这一点我的感受比较深。
我家两个孩子,老大女儿懂事乖巧,学习优秀,让我很省心,感觉自己的教育很成功的。到了儿子这里,同样的教育方法一样,怎么就行不通了呢?这个问题,在没有学习之前让我很想不通。学习后反思总结得出。女儿和儿子从小生长的环境不同,性格特点不同。而我却按养女儿的经验和方式教育儿子,按女儿的标准和期待要求儿子。董老师说过一句话,教育是一门儿根雕的艺术。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主体去探索,实践,创新更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知道好学生是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总认为学习好的学生是习惯好,有毅力,能吃苦。学习不好的学生是习惯不好,没毅力,不能吃苦。但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知道了是家长的六个精神软件培养的好。(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同情心,进取心,良好的习惯)。
我学习这节课,让我知道了思维的特点。①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②语言是思维的载体③思维是有意思的认知行为④思维需要训练和规范。⑤思维是为是多种方式交替进行,不是单一的。⑥思维结果无法遗传,思维过程可以⑦情绪干扰思维结果。⑧不同的思维方式,构建不同的心智序列。
怎样规范自己的思维?①不论遇到什么事,首先回到事件本身做一个描述者,而不是评判者。②对事情不进行预先的判断③进行本质还原和问题界定。④借助思维导图⑤归纳进行可行性方案,在时间和行动中检测,直到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