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 / 李商隐 / 无题之一
李商隐,一个毁誉参半的千古伤心之人,真实历史中的李商隐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不得而知,但单论作品,那他一定是我喜欢的诗人前十名,多少让人反复吟诵的佳作,多少让人难解真意的诗句,多情,伤心,落魄,无奈,不甘,最后都凝结成了一首首好诗,而这些好诗,大多都是同一个名字——无题。
之所以无题,应该不是作者取不出一个好名字,估计是任何一个题目都诠释不了当时的心情吧,多情人最苦,无情便没有了烦恼,一如无题,也便没有了纠结牵绊,李商隐也向我们证明了,一首好诗,绝对是是因为某个句子让人记住,而不是题目。
玉阳山上,李商隐本该是去潜心修身养性的,可多情的人到哪里都有一段感情在等着他,华阳观里姓宋的女子让义山着了迷,可惜,他们却注定是不能在一起的,宋女士能给他的,只是一时的欢愉,可义山虽然风流,却也痴情得可怜,饱受相思煎熬的,也就只能是他。
可惜,大概所有的诗人都喜欢把自己的一厢情愿也加到思念的人身上,所以大多数的相思之作,都是以女子的视觉或口吻来写的,东风细雨,莲塘轻雷,首联里便是四个典故,要真正读懂,就要先了解这四个典故,义山对几个与爱情有关的典故信手拈来的妙用,马上造出了一份独特的意境。
在这样的意境下,再用一个奢华精致的室内场景映衬,一个孤独远望,长日无聊,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便在颔联中更加突出,香,丝,谐音相思,既表现女主人公深闭幽闺的孤寞,又暗示她内心时时被牵动的情丝。
颈联中的两个典故广为人知,典故中的女子都很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大胆的追求自己内心的渴望,也都曾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惜都是悲剧,这也反衬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又或许,那位宋女士当初也是主动追求义山的吧?
末联突然转折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而且将场景从女子那里突然也连到了自己这里,春心莫共花争发,这一句有上百种解释,我本人觉得,这应该是义山其实已经知道真相,自己的春心,何必再去与鲜花争比,花,大概就是那位宋女士吧,这一寸相思一寸灰,更是 写尽了相思之苦,明知已不可能,却仍然相思成疾,哪怕这相思已经寸寸成灰。
一片痴心,却无人在意,最后化作那随风飘散的灰烬!这种知道真相却仍无法解脱的苦,该有多痛啊!
——撰文——东篱若尘(文俊壹)——东篱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