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重点在孩子,范围是家庭关系,随着父母深入孩子教育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日益紧密,必当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家庭教育父母是主导,学校教育的主导则是班主任及任课老师。
作为家长自然会全力维护自家孩子的利益,当老师就孩子学校教育的事情与家长联系时,父母或多或少都会偏向自己的孩子,由此而产生双方的误会、矛盾。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内心都会对老师充满尊敬与信赖,有了这样的交流基础,当老师在谈论孩子问题时,我们大可放心且相信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守护天使,即使双方对待问题的看法不同,都可以经过充分沟通获取满意的结果。
父母应该了解,老师照看整个班级,从几十个同学的群体中,相对比较容易地整理归纳出特定的案例,也更容易分析孩子发展的方向。老师把学生家长纳入教育工作中,以正直的心态、有分寸的言谈,提醒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纪律、品行、学业,鼓励孩子自身优势,控制不良习惯的发展,都是本着孩子自身的利益寻求家长的共识。父母不应维护自己的立场而拒绝、辩论,这样的家校结合,对孩子来说会是一个“日益成长进步的过程”,而非“优胜劣汰”的筛选。家长从老师的引导中,获取家庭教育需要改进的内容和建议,帮助孩子加强学业、改善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容易让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避免陷入过分的顾虑和担忧。
家校互动过程,父母自然可以将孩子的状况传递给老师,便于老师更全面的分析孩子的成长过程,利于老师更精确地引导孩子进步。家校之间积极合作、互相交流,不会出现教育的盲点,且能及时跟进孩子的成长,父母也不会焦虑与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