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来信》的时候,是个黄昏。斜靠在书桌前,慵懒的把弄着手机,想来好长时间没有听歌了,打开ONE,想去听一些之前没有听过的歌。我听歌和看文章一样,先看名字或者题目,不好的话一般都没有进行下去的欲望。记得那个斜阳透过窗户打到我脸上的黄昏,我听了好多首歌,记住的有三首《沾青》、《远山》、《来信》。浩子的《沾青》是一种低吟浅唱,好像是在娓娓道来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最喜欢他那种干净空灵的声音;末小皮的《远山》是唱给父亲的歌,声音一出来就钻进了我的心里。而那首《来信》是最打动我的,尽管我完全不懂音乐,但是这首歌不管是词还是曲都让我为之沉沦,就那样单曲循环了《来信》一整个晚上。
从来没有见过哪一首歌的词能写得这么平淡如常,却不矫情造作,再用陈鸿宇这种独特沧桑的嗓音唱出来,那一刻,犹如在昏暗的科研生活中看到了一丝希望。接着又听了陈鸿宇《浓烟下的诗歌电台》的整张专辑,还是最喜欢《来信》,最喜欢那一句句低吟浅唱出来的如常和迷惘。后来,在豆瓣上看到他们要到大连演出的消息,因为没有票了,自己也没有去。说到这里,去年期末,喜欢的一个作家路明来大连签售,由于朋友不陪我去,我也没有去。还是去年,大学毕业的前夕,大冰到郑州签售,同样的也是朋友放了我鸽子,但是我还是赌气的自己摸索路去了,但是大冰从大连到郑州的飞机晚点到很晚,我怕晚上结束没地方去,最终还是灰溜溜的走了。并且那天,包包的带坏了,一路抱着它回到了学校,虽然失望,但不后悔。这样想来,我喜欢的所有,我还没有过一次去努力的得到。
前些天在网易云音乐上听了唐映枫和陈鸿宇一起为《浓烟下的诗歌电台》这张专辑录制的电台节目,唐映枫说虽然网友最喜欢的是《理想三旬》,但是他自己最喜欢最得意的作品是《来信》,《来信》是他花费最多心思反复琢磨反复修改之后才形成的,他希望我们提到陈鸿宇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理想三旬》而是《来信》。谈起《理想三旬》这首词,唐映枫很诚实,他说他写这首词的时候没有听到曲的小样,就只能把押韵做好,并且他很想成功,就迎合了大众的需求,把每一句词都写成了QQ签名,整首词下来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结果这么火也在意料之中。而陈鸿宇自己最喜欢的是《途中》,他喜欢自己的这首曲子也最喜欢《途中》的词,他说这首词写出了他当时和如今的状态,很有共鸣。你看,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点,我也最喜欢《来信》。每一次听《来信》,都会有呼吸急促,想要尽力去抓住什么的感觉,那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想把它抓紧又它他流走,想努力一下去冲出世俗的包围圈,想要去过那种的放浪不羁的生活。
曾经,自己写信,希望来信,来自朋友、家人、老师、还有心里喜欢的那个他。现在,还在写信,写给他,写给朋友,写给家人,却从不寄出。写给他的,成了电脑里唯一的加密文档。写给其他人的,或留在了博客上或写在了QQ空间里,他们翻一翻或许可以看得到,但是我知道,我给过他们我的博客地址,却从没有人去翻一翻看一看。偶尔去看一下这些写过的文字,还是会心潮澎湃,看到他过得那么快乐幸福,看到自己还是那么努力,就够了。
那个黄昏过后的晚上,我把《沾青》和《来信》这两首歌分享到了QQ空间,只有同桌在《沾青》下面评论说歌很好听,其他的什么评论点赞都没有,我把这几首歌讲给我的室友,她听完呵呵之后也没有什么。虽然备受冷落,但是我却一点也不伤心不难过,这只是说明每个人的爱好不同,我喜欢的东西没人跟我抢不是很好嘛。这又让我想起了我的好闺蜜翠儿,大学的时候,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学校却几乎每个星期都会见面,谈天侃地,无所不聊。我们互相分享好看的书、好听的歌、一起追火影、一起许下心愿……自从我准备考研之后,我学习紧她工作实习忙,联系也渐渐少了。现在,我在大连,她在老家鹤壁,相距甚远。前段时间联系,她谈了男朋友,我祝福她。
我读研之后没有安静,反而越发的浮躁了。学习科研忙,闲下来的时候也会跟着室友看综艺、追剧,书却不怎么看了。在室友朋友和老哥的影响下,也会有点落寞。曾经也迷惘过,堕落过,自欺欺人过,可是我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没有追求、没有动力,整日消磨光阴的。于是买了几本书《名字和名字刻在一起》、《向着光亮那方》、《自在独行》、《文化苦旅》和《诗经》,准备抽时间读一读,学习累的时候看一看,写一写,摆脱综艺电视剧和寂寞。
“我现在根本就读不了这种书了,你知道吗,没有故事情节,一篇一篇的散文看着就发困。”
“散文啊,为什么不看一些小说呢,我跟你说,小说……”
“哇,你逼格好高啊,还看《诗经》。”
“刘同,不就是那个《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作者吗,听说他写的文章好矫情啊。”
“嗯,不错,你好好看吧,反正我看不了这种书。”
……
两个室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论,另一个室友看着电视跟男友打着电话,并不多看我们一眼。
我把这这些书摆好,拍照,发QQ空间,附言“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结果两天内我的QQ空间炸开了锅,我这应该也是装逼了一把吧。
生活偶有难过偶有快乐,偶有散心偶去旅游,但是大多还是如常,就像歌词中写的“工作谈情如常,攀附圆滑如常,病倒如常,迷惘如常,模样如常,孤独如常,世故如常,人惶惑亦如常……”一个如常的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好的生活方式。学习科研、看书写作、一个人也要多出去走走,不怕麻烦、不惧困难,在如常的生活中热爱生活。
一个如常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