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个督导,结构化的思路,很有启发:
面对一个个案,首先有四大思考题,第一:是什么问题?比如说孩子考试焦虑是刚开始的,焦虑后来泛化,泛化到很多事情都让他焦虑,所以变成了一个焦虑的患者,原来焦虑是情景性的,考试才焦虑,后来已经泛化到只要父母一提,你好好学,就受不了了,所以他是焦虑症,或者就是明显的焦虑,当然焦虑当中也有人格的问题。要考虑来访者的行为表现、人格状态、情绪模式、人格障碍,精神疾患这些问题。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会有今天焦虑症或者对父母这么积怨这么深,所以这个当中跟他的来访者的生活经历、亲密关系、家庭沟通模式、自我的行为模式这些问题来思考,他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现在他的合理化不上学退行,是他最大的继发性的满足,也就是说别人错误来惩罚自己了,拿父母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了。
第三个问题:会怎样?其实这个问题它会怎么发展?因为他现在的问题刚开始只是一个学习障碍,或者是考试焦虑的问题,现在已经泛化到整个的一个稳定的常态的焦虑状态。
第4个问题是怎么办?也就是治疗的层面,干预的层面认出去非理性思维,他有很多非理性思维,也就是合理化,用弗洛伊德来讲就是合理化。
我们讲咨询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基本上三大块,第一大块就是怎么让来访者遇见未知的自己,第二点是让来访者面对不愿面对的自己,第三点是打造最好的自己,他什么时候最好的状态?其实他回到学校,他不愿意回去,因为回去他要面对焦虑,做不成最好的自己,所以什么是最好的自己?不是以成绩为导向,是以努力为导向。如果他能觉悟到这个份上,他的至少他回去的学校是一个新的自我的诞生,原来那个自我是很敏感很脆弱的,新的自我比较淡定,比较从容,所以这是一个人格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