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县城租房
在去县城的路上,兰卫国和王美英都心事重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担忧。
兰心抱着白朗,坐在车里,一边看着路边的景色,一边和白朗聊天。白朗的伤好了很多,但腿还不能走路,兰心到哪里都抱着它,几乎形影不离。
兰卫国两口子看着兰心和一只‘狗’一本正经地说话,都觉得好笑,但觉得小孩子,也没在意。
虽然卖桃子的时候,兰卫国来过县城几次,但对县城并不熟悉,以后要在县城里讨生活了,他心里觉得没底。
兰心却很高兴,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对兰卫国夫妻是个极大的安慰,觉得离开山上也许是做对了,因为自离开山上,兰心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女儿的情绪,感染了兰卫国,他的心情也慢慢开始好起来,安慰妻子说:“我有力气,在县城里一定会找到活干,能养活你们母女俩的,放心!”
“对,心儿爹,等秋季心儿上了学,我也可以找活干,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好起来的。”王美英也说。
父母对未来生活的担心,兰心并不在意。因为她知道,在未来的二十年,经商会越来越普遍,在县城里随便摆个瓜果摊儿,养活一家人都不是问题。
只要迈出了第一步,离开了山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搬到县城来,兰心唯一担心的就是白朗,如果白朗长大了,狼的特征明显起来,该怎么办?
在山上还好说,可是在县城里人多眼杂,总会有好事的人。好在现在白朗还小,但愿它能长得慢一点。
想到上学,兰心不由想起了那个人—萧山,上一世,萧山曾说过,他从小就住在这个县城里,高中时才去省城读书。
这里,是萧山小时候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萧山,这一世我来找你了,你在哪里?
兰心之所以建议父母搬来县城,一个原因是觉得,县城里人口多,比较繁华,李大山应该不敢来县城。
李大山既然为了躲避追捕,躲到偏远的地方,才是比较安全的选择。他前世不就是躲到山上,才遇到自己一家的么?这一世的他,应该也不敢轻易地到县城来。
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萧山,她前世的恋人,萧山的家就住在这里。萧山的父亲还是县二中的校长,这一世不知是否有所改变?
这一世,我一定要好好长大,保护好家人,兰心攥紧了小拳头,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临江县城虽然面积不大,但因为离省城近,只有五十多公里,因此,还算繁华。不过毕竟是八十年代的县城,和二十年后是没法相比的。
前世兰心同萧山一起来过这个县城,那时候兰心为了早日离开,那个有恶人在的家,一直用功读书,初中毕业直接考上了省城一中。
萧山因为家在县城,在县城读的小学和初中,但那时两人并没有交集。两人是在兰心去省城读高中时才认识的。
现在,兰心就要在县城开始读小学了,县城里有三所小学,不知他在哪一所呢?
这样想着,兰心又有些觉得好笑,萧山比自己大三岁,今年只有九岁,即使现在两人见了面,也未必会认识吧。
前世认识的萧山的时候,兰心读高一,而萧山已经是省财大的大学生了。兰心正想得出神,兰卫国已经把驴车,停在县城的一条僻静的小街上了。
这条小街是刚才王美英同路人打听到的,说这条叫太行山路的房子比较便宜。虽然破旧了点,但对于他们一家刚到县城,手里没有多少钱的乡下人来讲,是最合适的。
路两边的房子都是平房,铺面都不大,但南北很长,中间可以隔开,前面当铺面,后面住人。有两间的,也有三间的,这条街上的铺子,基本都是小吃或者杂货铺子。
一家人从西到东走了一圈,整条街大约600米左右,空的铺子并不多,看来生意应该还可以。
看看天,已经下午2点多了,即使租房也不能着急。于是兰卫东同王美英商量,想先找间旅馆住下,然后再慢慢打听租房的事。
找了几家国营旅馆,都不让驴车进去,原因也简单,一是嫌脏,二是没有驴子吃的草料。
没办法,一家人赶着驴车,只好去了县城边上,也就是现在说的城乡结合部,找了间家庭式的旅馆住下。
老板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叔,还算好说话,让兰卫国把毛驴牵进了后院,不过说草料是要另外收钱的,兰卫东痛快地同意了。
兰心坐了半天车,下午也跟着一起找旅馆,有些累,吃过饭,又喂饱了白朗,早早就睡下了。
兰卫东晚上同王美英商量,说等这几天租了房子,就得把毛驴和板车卖掉,在县城里,养牲口不方便,也用不到。
今天进城时一家人都看到了,县城里人拉货用的基本都是人力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占地方小,也方便。
一般用牲口拉大车的,基本都是县城周围村子里,进城买卖东西的,早晨来了,中午买卖做完就走。
第二天一早,在旅馆要了几碗面,一家三口简单吃了。兰卫东去同旅馆老板,打听在县城里租房的事了。
旅馆老板挺热心地给介绍了一下,目前县城里租门面房和住房的的价位,以及合适的位置等等。
最后,老板建议说,你们对县城不熟,还是找个房屋中间人问问吧。中间人对县城熟,了解得多,买卖成了才收钱,不成不收。而且,收的也不多,一般月租10到20元之间的房子,才收2元跑腿费。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怎么还有月租10元的房子?别忘了,那是八十年代初期,一个国营厂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0元到50元之间。
那时最大的票子,是10元一张的大团结,房租自然不会太高。
兰卫国辛苦种果树几年,也就攒下了300多元,在当时已经不算是小数目了。正因为有了这个钱打底,兰卫国才有来县城谋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