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19篇。
《论语颜渊篇第十一》第23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贡问孔子交友之道,孔子告诉子贡,交朋友之道,在“忠告而善道之”。尽我们的忠心,劝勉他,好好诱导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可则止”,就不再勉强。假如过分了,那就不行;“毋自辱焉”,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变成冤家了。
“道”当引导的“导”字讲。对于朋友我们要忠告他,要善于引导他。忠告指的是态度,善于引导指的是方法。我们既要尽到朋友之谊,竭尽全力地去劝导他,但也要注意劝导的方法,不能直来直去,一定要考虑对方能否接受。
第四篇《里仁》篇中子游曾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对上位者如有不对的地方,做干部的,为了尽忠心,有劝告的责任。但劝告多次以后,他都不听,再勉强去说,自己就招来侮辱了。对朋友也是这样,过分的要求或劝告,次数多了,交情就疏远了。
从表面上看起来,孔子教学生的交朋友之道,好像蛮滑头的样子,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实际上,加上我们自己的经验,就知道孔子的话并不滑头。《诗经.卫风.淇奥》里讲“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千字文》:"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就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
南怀瑾老师讲——尤其是共事的朋友,更要注意。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知道实不可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后,还保持朋友的感情。
年轻时,父辈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总是很难听进去,慢慢的,事非经过不知难,有时候,墙只有自己撞了才能回头。如今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放大了每个人的能力和影响力,有很多过去不可想象的事,现在也有可能成,凡事都有天时地利人和,成由缘足,我们还是遵循“因上精进,果上随缘”吧。
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