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早上,老婆非常生气地批评女儿,说她不负责任,家校的任务没有完成,老师已经严厉批评了。女儿非常委屈,眼里泪水都出来了,也有比较大的逆反情绪。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作业没做,替女儿说情,这次不做,下次再做。后来知道,原来是做30个仰卧起坐。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就这么点事,赶紧完成。我帮女儿压住腿,一下子就做完了。
家离学校很近,边走边和她讲道理。
自作自受
这个词一般用作贬义词,不过这里是中性的。
核心意思是: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自己做得事,结果都会自己来承担。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偷懒了,就会落后。
以自己的经历举例子:
读书的时候,我很认真,很努力,所以成绩好,老师同学都表扬我;
工作的时候,选择的行业,公司不理想,自己也不够努力,所以现在工作不稳定;再说女儿现在的情况:
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不错的话,老师,父母都会批评;这就是自作自受。仰卧起坐,对身体有好处。如果认真做了,不但老师、父母不会批评,自己也不用受委屈,还能收获健康的身体;这也是自作自受。
所以,要懂得“自作自受”的道理,对自己负责,努力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不找借口
在路上,女儿委屈的说,其实仰卧起坐要做好几组,选择最好的一组登记。所以,女儿是怕困难退缩了。
面对困难,是找借口退缩呢?还是想办法解决困难?
比如前面有块石头,你是因为害怕不走呢?还是想办法呢?你的选择,就代表了你的态度。是找借口?还是努力去尝试?
如果选择努力尝试,那么办法是很多的。比如,可以绕过去,也可以找大人帮忙移走大石头... ...找借口其实比尝试更累。比如做仰卧起坐这件事。一组30个,三分钟就完成了。但是找借口,而且每次还要不一样,你要牺牲多少脑细胞?
关于数字三
三意味着多,所谓的三人成众,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的可一,可二,不可三;就是说一次犯错,或者找一次借口,别人大多可以理解和接受(当然是小问题);犯两次,经过解释,别人也能理解。但是一旦第三次犯,就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再想扭转就很难了。
同样地,拿学习来说,很多事情做三次以上,一般都能学会。
比如:老师讲课是一遍;课后做作业是第二遍;复习和考试是第三遍;经过这三遍,知识点基本都能掌握了。所以,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借口。三次之后,再笨的人也能知道你是在找借口。
相反的,应该对自己事努力尝试,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多尝试几次,往往能成功。
三是虚数,意味着多,并不一定是数字3。遇到困难,多努力几次,说不定就成功了。更重要的是,在你努力地过程中,你已经不知不觉成长了,这才是最大的意外收获。
所以,聪明女儿你,为了自己的事情,多多努力,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