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这本散文集,原本抱着看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的期待来的,结果发现这哪里仅仅写花花草草,明明是人间美味啊,记不清有多少次看着汪老对美食的细致描写而肚子咕咕叫了。
当然前面部分讲童年的时光,也是充满回忆的美好的。比如:
"于是我们,等斑鸠叫单声,在我们那个园里叫。等着一棵榆梅稍经一触,落下碎碎的瓣子,等着重新着色后的草。"
"那些草有时会吓我一跳的,它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当我看天上的云。"
"它的眼睛如金甲虫,飞在花丛里五月的夜。"
他的描写有一种独特的节奏 ,定语状语后置的特色,读来很有感觉。
他写风景、写风俗、写美食,还有一些情愫。
对昆明的描述很多,“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如此八字,写的是温情,是夏天的悠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很生动形象了,难以言表的激动情绪。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人间草木也不仅是草木,还有风俗人情。
“养鸟本是清朝八旗子弟和太监们的爱好。”
“中国的雕塑艺术主要是佛像,罗汉尤为杰出的代表。罗汉表现了较多的生活气息,较多的人性,不像三世佛那样超越了人性,只有佛性。我们看彩塑罗汉,不大感觉他们是上座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只觉得他们是一些人,至少比较接近人,他们是介乎佛、菩萨和人之间的那么一种理想的化身,当然,他们也是会引起善男子、善女人顶礼皈依的虔敬感的。这是一宗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不论是从宗教史角度,美术史角度乃至工艺史角度、民俗学角度来看。”
汪老是高邮人,所以很多的描写都使我读来很亲切,比如“兴化饼子、鸡蛋糕,兴化饼子带椒盐味”,一下子也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也写到我老家的名人:“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确实也是我们方言的叫法啊。
书中关于美食的描写,真的是丰富而多滋味的。
“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也让读者很开胃了。“砗螯可清炒,烧豆腐,或与咸肉同煮。砗螯烧乌青菜(江南人叫塌苦菜),风味绝佳。乌青菜如是经霜而现拔的,尤美。”
“我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你瞧,连气味的描写都带着景致的诱人了。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
“中国人很会吃鸡。广东的盐鸡,四川的怪味鸡,常熟的叫花鸡,山东的炸八块,湖南的东安鸡,德州的扒鸡……”汪老也是博学了。
“菠菜极嫩(北京人爱吃长成小树一样的菠菜,真不可解),油极大,火甚匀,味极鲜”,“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传东坡有一首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与不瘦,除非天天笋烧肉。”
除了讲植物花草,讲人间美味,汪老也讲人情、讲社会,书中写了那个时代的风土,当时的求学,当时的值得回忆的人。
“这是来往滇西的马锅夫卸货、装货、喝酒、吃饭、抽鸦片、睡女人的地方。我们在街上很难“深入”这种生活的里层,只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这是生活!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卖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这是生活的感触,是生活的里层,是汪老无法深入的却感触到的。
“有一位历史系学生姓刘的同学是自己挑了一担行李,从家乡河南一步一步走来的。这人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农民,说话乡音极重,而且四年不改。有一位姓应的物理系的同学,是在西康买了一头毛驴,一路骑到昆明来的。此人精瘦,外号“黑鬼”,宁波人。 这样一些莘莘的学子,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奔到昆明来,考入西南联大,他们来干什么,寻找什么? 大部分同学是来寻找真理,寻找智慧的。”在战乱时代的求学,这是很让人感动了。
书中是回忆是思索,写跑警报这段,就读来很有意思,“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惟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他思索中华民族在战乱中的态度,他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有种文人的坚毅不屈了。
当然,这本散文集的最后,也写了对一些老友的回忆,比如对沈从文的描写:“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这是沈先生口中的金岳霖,何尝不是自己品性的反映。
张充和给沈先生的挽辞是“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贴切的概况了沈先生的一生。
回忆闻一多先生上课时,写道“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