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海边古镇,夕阳下,海风不徐不疾,海浪哗、哗、哗……拍打着深吸浅唱的节奏,撕碎的絮云赋染上落日的余晖,似片片鱼鳞,又似仙人羽裳,欲带走这人间最后一抹绚丽……眼前的海滩在夕阳映衬下像引着的一团火焰,海面仿佛撒满细碎的钻石。耀眼的光芒,延伸出一条通向天边,粼波璀璨的通道,此时的龙宫一定华美而壮观………
踏浪而歌,一不小心踩碎了一滩夕阳………
文哥是第三次带我们来碣石古镇。
一直念想上次在老榕树下吃的那家豆腐花。
小店虽说简陋,只要小推车往门前一摆,盛豆花儿的大铝锅和装着红砂糖的木桶往那儿一放,人头立马攒动,狭窄的小屋一下就坐满了端着公鸡碗,吃的津津有味的年轻人或者老人、小孩儿。
紧赶慢赶还是没吃到………
老榕树下的豆腐花儿,盛着文哥这一代人儿时的记忆,吃上一碗才有回家的感觉。不需约,在这儿就能遇到儿时的玩伴。
豆花儿的香甜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任世事沧桑,味道却依旧………
正在为没有吃上豆腐花遗憾时,车已开到一家老旧的厂房前,还没进去,就闻到一股陈木的清香气,推开门,院内堆满了切割好的木头,这是一间木雕厂。凋敝破旧,却被眼前一块雕有繁花、凤凰,长约两米的精美双面镂空雕花屏风所吸引,一副花团锦簇、有凤来仪的吉祥画面呈现在眼前。木雕细微到每朵花的花瓣、花蕊、枝叶,花纹都不尽相同;连凤凰的眼睛、脖颈处的羽毛都灵动传神……立体美观又极具观赏性的雕工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一位老师傅说:“这全是人工一刀一刀精雕细琢出来的,费时费力费神……”。
车间有几个工人,切割、雕花,打磨、静静的各忙各的,他们面前都放着一堆长短不齐、尺寸各异的雕刀。
转身发现一个工人正在组装一张雕花供桌几案,几案的组装没用一颗铁钉,完全采用传统卯榫技术。
老师傅感慨道:“碣石木雕历史悠久,创作难度大,工序繁复,过去民间需求大,工人也多,现在的年轻人没人能坐的住,从事木雕的艺人越来越少………”
出了木雕厂,文哥带我们去见非遗麦秆画传承人。
路上随处可看到遮天蔽日、枝桠虬劲、盘根错节的大榕树。
中途拐进一处名为麒麟山庄的住宅区,迎面一块刻有“石屏”的巨大天然花岗岩石映入眼帘,题为北宋元符二年六月,端公梁满书,这也是碣石最早的两处石刻之一。
碣石处海隅边陲,当地遍山皆石,且巨石多圆形,故称“碣石。
作为古代历史上的海防要塞,明清古卫城,控惠、潮二州。军事重镇,历史武将文官来此驻防布政、巡视游览者颇多,在此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古迹。怪不得几处去过的村庄都有这样的题字巨石。
离麒麟山庄不到几百米处有个类似牌坊的门楼,上面写着——“迎恩楼”三个大字。
“迎恩楼”是为迎接圣旨而建的城外门楼。在它的前面有个都督府,现已成了祠堂,时有进出的中年妇人在香案前膜拜。
穿过熙攘的街道,时有摩托车擦身而过。不远处老榕树下有个中年人向我们招手,文哥说,那是堂弟阿生。榕树下靠街边的那栋楼房,就是我们要拜访的麦杆画传承人——林锡安老师的家。
通过阿生我们也拜访了另一位麦秆画传承人赵伯扶老师。
第一次看到麦秆画,被两位老师的作品震撼到了……
一副林锡安老师的《狮吼》、一副赵伯扶老师的《梅雀图》;
想象不出一捆质地扁脆、纹理粗糙的麦秆竟能把吼狮的尖牙利齿、甩动的尾巴、蓬松的鬃毛一 一逼真的再现出来,秀丽的梅花、灵动的喜雀栩栩如生,麦秆天然的光泽,色彩的对比,都跃然画中,技艺精巧、技法独特,给人带来唯美的视觉效果。
麦秆画始于隋唐时期,它和剪纸、布贴一样都属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
两位传承人都已年逾古稀。
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需要有能耐得住寂寞,扛得住经济,独守那份热爱和执着的人去继承。
无论木雕厂的老师傅,还是麦秆画的两位传承人,都感慨于后继无人,也许在上个世纪的父辈们也有此无奈,但为了生存,也有心中的热爱,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他们不是都坚持下来了吗?也许心中有的就是那份平淡待人、待事,才能将手中的“刀”握稳,才能雕出一幅幅来自于自然,又回馈于自然的木雕和麦秆画。
我们一直在找寻,在回望,怕失去……
如果我们最终的梦想是平淡,就有人去传承心中执着热爱的东西。
文哥的堂弟阿生不就是这样的吗?
阿生喜好字画,认识很多当地的书画达人。且自己也画的一手好画,在谈话时,不经意间流露出退休后想静下来学麦秆画。
一件木雕、一幅麦秆画、一段古城墙、一块块摩崖石刻、一截青石板路、一瓮糜、一碗豆腐花、甜面猴……还有那座碣石人引以为傲的玄武山,不知承载了多少碣石人的记忆,它们让思念落地生根!思念化作了对这座古镇的守护与热爱,化作了手艺的传承。即使它市井嘈杂,传统守旧,却并不掩其古朴包容。
这座被海风吹拂了千年的古镇,就像一位执着而孤独的匠人,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繁华,它依然守护着犹如落日余晖般——世代相传的手艺。
手艺人,他们的根在古镇,他们把内心的那份平淡抒写在一件木雕、一幅麦秆画、一对手编的百家姓灯笼里………独守着属于自己那份宁静。
写于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