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班到家就接到了小淇的电话,他告诉我放学后在小区捡到100元钱。听到这个消息,我对他连连称赞,并保证要在学校大力表扬他,他也承诺第二天把钱交给学校德育处,寻找失主。
挂断电话,我的心情明媚起来,甚至忍不住哼起歌来。小淇是一个不爱学习的男孩子,捣乱课堂,寻衅滋事却处处离不开他,他今天竟然主动上交捡到的100元钱,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同时,我也一再反思自己,以后要对学生更加宽容,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第二天一到学校,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小淇喊到办公室,一番夸奖后,带着他和捡到的100元钱去了学校德育处,我也希望德育处能大力表彰孩子。没想到,德育处的同事好像早已知道这件事,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只是叫小淇先回教室。见小淇离开后,同事才悄悄跟我说,这100元钱是小淇偷偷从别人书包里拿走的。我一下子呆住了,赶紧问了其中的缘由,同事叫来了另一个孩子小熙。
小熙一五一十地描述了自己丢失的100元钞票由于装在衣兜里被洗衣机搅过,所以看起来皱皱的。果不其然,小淇上交的钞票确实皱皱巴巴,跟小熙的描述吻合。接下来,我们询问孩子在什么时间发现钱丢了,孩子说在昨天最后一节课就找不到了。这个说法跟小淇描述的捡钱地点相矛盾。于是,我们又叫来了小淇,小淇坚定地说自己就是在小区内小熙家单元门口的垃圾桶旁边捡到的。小熙却认为小淇在撒谎,因为他根本没有靠近垃圾桶,也没有在门口逗留,而且自己确实在最后一节课就发现钱丢了。两个人各执一词,甚至争吵起来。
小熙认为自己的钱是在教室被小淇偷偷拿走的,小淇却坚持自己是捡来的。我和同事一时之间没有了主意,我说:“来学校为什么要带那么多钱呢?家长知不知道这件事情?要不先跟家长联系一下问清楚情况?”一听到我要给家长打电话,小熙慌忙改口说这100元钱看起来不像他的。我和同事又一次震惊了,细节那么吻合,他突然的否认令人难以置信。我又问他是否真丢了100元钱,有没有撒谎。他有些心虚地说:“老师,我确实丢了100元,只是记不清到底什么样子了,现在既然找到了,就不要再追究了 ,我觉得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睦更重要。”话随说得漂亮,却疑点重重,我和同事依然选择要调查清楚,看到我俩不依不饶,小淇忍不住开口了:“这100元钱是小熙在家里偷偷拿的,他妈妈洗衣服时把钱弄湿了,放在阳台晾晒,被他偷偷拿走了。”我和同事再一次震惊了 ,小熙也惭愧的低下了头。
把事情弄清楚后,我们对他俩各自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也不禁感慨教育的复杂性 ,每天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犯错真是令人又好笑又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