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爱石磨豆腐。小时候尤爱刚做好的似乎还热气腾腾的生豆腐,撩一块搁碗里,或青蒜末、或香菜末、或虾米末一撒,酱油麻油一拌,戳烂了,趁热吃……。那个美呀!真是打个嘴巴子,都舍不得丢,口水直溜。
要说到豆腐,不能不想起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这位才华横溢的淮南王,在不经意之间,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据说,他在八公山(现属安徽省淮南市)上烧药炼丹,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此豆腐诞生了。歪打正着,刘安这个小小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多大的贡献,简直无法估量。也许正是他的不安分,才丰富了我们的饮食。
民间有句歌谣:世上行业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看来豆腐好吃,做豆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石磨豆腐曾经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餐桌上的经典美食,在农村尤其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年味。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机器加工取代了石磨工艺,很少再有人用石磨来做豆腐了,老传统手艺也面临着失传,心里话石磨却实耗时耗力。
过去,对于收入一般的人家也不是经常能吃到豆腐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和乔迁新居等时机才能吃到。我记得每年进入腊月二十五以后,爸爸才会用当年收获最新鲜的黄豆来磨豆腐,因磨早了,他怕我们偷吃,再加上豆腐是招待拜年亲友的主要美味。豆腐好吃,磨难磨。磨豆腐工序很多也很烦,想吃到,没那么简单,基本上早上开磨、吊渣、烧浆、点卤、压汁等,到傍晚时分才能品尝到。开磨前的头天晚上或下午,要把黄豆提前放在水里泡好,水量要超过黄豆一半,这样才能泡通透,主要看黄豆泡发开后内芯是否饱满,饱满后才可以开磨,因饱满了出浆量才大,自然最后出豆腐就多。
第二天一大早,一切准备就绪,把泡好的黄豆搬到石磨前,爸爸妈妈两个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通常那时,爸妈不叫我们起床,让我们多睡会。虽没起床,但我的心早随磨盘转动起来,心里激动的根本睡不着,就躲在被窝里静静地听磨盘发出的吱吱声,想豆腐出锅时的美味,总情不自禁地流下口水。有时,我会悄悄地起来看一看,瞧见爸爸推磨,妈妈添黄豆,配合的非常默契。爸爸推的不紧不慢,妈妈添的不慌不忙,且边加豆来也边加水,他们一圈、两圈……转着,乳白色的生豆浆顺着石磨缓缓流下。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等我们起床,生豆浆已经磨出来了,满满一大缸,是爸爸妈妈辛苦近一上午的成果。
出豆浆易,成豆腐难。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吊渣,把磨好的生豆浆倒入豆腐包里过滤出豆渣,制成纯生豆浆!看妈妈滤的很容易的样子,所以决定尝试一下,结果半天都搅不动,妈妈笑着说:“入手易,上手难。别看着大人做事简单,这可是有技巧的……”。
滤浆靠力,点卤靠技。走完过滤这一步,就变成两部分了,一个是豆腐渣,可别小瞧了豆腐渣,以前在乡下,用腌制好的雪里红与豆腐渣炒,这个可是下饭的小菜。另一个就是接下来还要经过加工才能变成豆腐的纯生豆浆,把烧开的豆浆加入石膏水或盐卤搅拌均匀,盖上盖子放20分钟左右,就会成为豆腐花,白中透点微黄的颜色,整个房间散发着浓浓的豆香味。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会盛出一碗白花花的豆花给我与与哥哥吃,撒上点花生米粒、香菜叶和酱油、麻油,简直太香啦,喝完之后:“妈妈,我还想要一碗”,妈妈说道:“就你嘴馋,每次盛这么一大碗给你,总是还要一碗。”此时,爸爸总是打趣解围地说:“一年才一次,让他们管饱吧!”爸爸的关爱与理解,总让我幸福满怀。另外,想要吃豆腐皮,在豆浆烧开时锅的上面还会起豆腐皮,用长竹筷挑起并挂好晒干,就是通常我们所吃到的腐竹,在农村那可是坐月子,看病人的上好礼品,里面再放个鸡蛋,放上糖,味道也是美美的。说到此,不由得不让我想起我的爸爸的点点滴滴,也为爸爸感到骄傲,因每年邻居家磨过年豆腐点卤时都来请爸爸,因卤点好口感才好且出豆腐多。那时,总是特别羡慕爸爸,也为爸爸拥有的点卤“必杀技”而自豪,这也给我小时候添了很多的吹牛资本。
豆腐花终是“花”,无压力不成豆腐。接着,就将豆腐花倒入提前铺好豆腐包的木框里并包裹扎紧,在豆腐包上放一块厚木块,并在木块上压一块大石头,压一至两小时左右,待浆水榨干流尽,这样美食就诞生了。此时,在压豆腐过程中,还要根据口感,决定压的时间长短与压的石头重量,想吃嫩豆腐就压轻点,时间短点;相反,想吃老点豆腐就压重点,时间长点。
就这样忙着,等全部完工。大概要等到傍晚时分……,见证这神奇的一幕,一块一块的喷香诱人豆腐就大功告成了。豆腐的精彩传奇,离不开水的泡、磨的碾、火的烧、卤的扰、石的压、刀的划……,人生何不如此——苦难绝非偶然,辉煌必经磨练。
豆腐制成了,妈妈轻松了。妈妈突然说:“咱们晚上就吃豆腐大餐,煎豆腐、汪豆腐、烧豆腐和炒豆腐渣。”妈妈就像一位大厨一样,用简单的豆腐与佐料做出了人间不一样的美食……。
现在或许很难再见到石磨豆腐了,石磨豆腐承载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多的是人们对它的一种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