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我是否留任问题,在家长那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极力想要挽留我,这让我大为感动,也有些欣喜自得。
晚上,正在吃饭,一位家长拍图片,微信留言问我,事情是不是应该是集合呢?(《动物王国开大会》课后练习题),我一看图片,起先有些疑惑,一看孩子书上的笔记是参加入场仪式,我心里不禁郑重地回忆起来当时课堂怎么讲的。哎呀,我好像当时的确讲错了,顿时有些坐立不安。我现在仔细一想,的确家长说的答案是正确的,我满脸羞愧,幸好这是隔着微信,看不到我的表情,也幸好不是电话,家长也听不到我满是尴尬的声音。当时怎么会错呢,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还会错!?我立刻回复了家长,是我错了,您对了。当时我想得太复杂,集合以后是为了参加运动会入场,明天去了我全班纠正。并向家长表示了感谢。
虽然问题已经解决,可是我心中却始终如长草一般,平静不下来,一顿美美的晚餐吃得不是滋味。真是有些难以原谅自己在如此简单的问题上,会犯这样的错误。
没过半小时,微信又响起来,还是这位家长。她拍图,问我标点是不是应该用句号(语文园地六标点题)。当时在班里讲这道题的时候,孩子们读这一句——“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的时候语气很是惊叹,特别突出了“非常”一词,于是顺理成章地为这句加了叹号,我也予以默认。当时并没有细想也没有多想,觉得本应如此。今天家长问我的时候,我才沉思考虑了一番,的确,是可以加句号的,而且应该出题本意是加句号。我把句号和叹号表达的感情和家长做了详细说明:两种都可以,当时在班里以孩子们的感受为主,在咱们这个小地方,孩子们对北京天安门还是充满了向往之情,觉得北京遥远庄严,叹号表现了孩子们惊叹向往之情。如果作为北京小朋友,司空见惯,就是加句号。标点不一样,感情不一样。一番说辞,我自圆其说后,家长也接受了我的观点。
可是,我知道,我仅仅自圆其说了而已。并没有做到真的严谨。对于这样的小错误,让我羞愧难当,我一直对于一年级的内容,在心里上是不够重视的,总觉得简单容易,可是,今天晚上的这两件事,打破了我近来几日对自己的飘然自满。我更是深深惭愧家长对我的一力挽留!
我想起校长给我们一次开会时所说,咱们嫌人家村子里的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觉得孩子们见识少,可是人家家长也淳朴,你讲错了,没有人来找你。但很多好学校的家长们,自己素质特别高,经常有家长反馈,哪里教得不对,尤其现在知识共享时代。我们得感谢我们遇到的是这样的家长。清华附小的老师们,更是每天压力特别大,他们教的孩子,父母很多直接就是参与编写教材的,教材意图把握不准都不敢教。
校长的话以前只是听听而已,觉得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认为校长只是希望我们多包容多体谅家长。然而,现在事情发生到我自己头上,我瞬间觉得端正不了态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真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
教学基本功的扎实,全然来自于自身对知识的态度!而我的想当然,会误导孩子们,并给孩子们留下错误的印象,甚至影响孩子们一辈子。以后得和其他教师多对对答案,多问学生不同答案,倒逼自己思考。越是简单的东西,蕴涵内容越是深刻。大道至简!
最近真的有点太沾沾自喜了!
后记——
第二天课堂,我一上课就让孩子们翻开讲错的通知,让他们读了两次后,和孩子们说,老师当时讲这里的时候,讲错了一个空,张锦虹发现并告诉了我,我很感谢她。现在,你们赶紧读一读,每一个空,仔细思考,看看有没有一个空的答案不符合你的心意,帮我纠正纠正错误。孩子们一听,很是好奇,跃跃欲试,有的凝眉思考,有的开始埋头读书,个个郑重其事的。不一会儿就有小朋友把手举的高高的,我赶紧过去,低下头示意她悄悄告诉我她的想法。我听了,还没有找出来,我笑而不语,走向其他举手的小朋友。
很遗憾,大家看来受我误导很深,想找出来错误太不容易了。于是,我举例,六一汇演的那天的通知,同学们早上7点半到各自班级站队。我问孩子们,事情是什么?有孩子反应很快,立刻回答班里站队。我顺着继续说,对,事情就是来了站队。先站好队,我们再出去。
这时,我又让孩子们读了一次通知,通知还没有读完,就有好几个小朋友举起手来,直直的,高高的。我叫了第一个举手的同学,她一语中的,回答非常完美。其他同学则遗憾的大声说,老师,我也找到啦,你没叫我。看来,他们真正理解了事情具体指什么了。然后我让昨天晚上的小朋友站在讲台上,正式地把错处大声解释了三次。
我郑重其事地向昨天晚上指出错的同学和今天第一个找出的同学表示了感谢,握了握他们的手,摸了摸他们的脸!并奖励他们两个人所在小组一个小贴人,他们组员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地手舞足蹈。
我告诉孩子们,谁都会犯错,说错了、做错了都太正常了,这是难免的,关键是我们知道错了,赶紧改正!我想,在今天这样的课堂上,我的亡羊补牢之举,能对孩子们有所触动和启发。
但是,这样的错误不能经常出现,错的多了,就没有教育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