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在他的诗集《恶之花》里描述了自己觉的从恶中生长绽放出的花的模样,而恶的土壤,不仅会绽放花朵,还会结出果实和留下邪恶的种子,污染一片土地。
稍稍对儒家学说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儒家除了入世的孔老夫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也是讨论千年的话题。93年那场有蒋昌建先生作为四辩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上,决赛辩题就是这个。
相信人心向善,但也不能低估一点恶的苗头在心里滋生蔓延的速度。白天的时候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活,面孔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得体的接人待物,优雅的言谈举止。这些是一个人在社交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善”。很少有人不动脑子的嚣张跋扈,嗯,也不是没有,近来疫情折射出的众生相中,也不乏装腔作势或者借势张狂的人。不过,稍微有些情商或者智商,便不会把自己的猴子屁股展示给众人。知道羞耻也是一种“善”不让彼此难堪。
但表现的文质彬彬就一定是个“君子”么?怕是不尽然,圣人太少,万里挑不出一个还要小心被拱上神坛的圣人。俗人太多,关上门卸下面具内心的欲望咆哮着成一个影子,不过这时候的嘶喊,不伤害别人,便是一个人无伤大雅自得其乐的喜好。
最可怕的不是阴暗,所谓阳光之下必有阴影,人心复杂,人性无从考验,优缺点共同构成一个鲜活的,立体的人。但可怕的是,不加遏制的欲望。
不知是恶,然后实施恶性,是一种缺乏引导的天真的残忍,比如校园里的欺凌和暴力。价值观还没有成型的孩童可能未必知道什么是假丑恶,因为也没有人告诉和引导他们去认识和接触真善美。
明知是恶,然后肆无忌惮的实施恶性,是一种对人性和规则的践踏。近些年频频见诸报端的未成年人恶性事件让人触目惊心,有些作案手法和结果说句丧心病狂都不为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主体身份,很多事件的处理结果最终不尽如人意或者大跌眼镜。
敏感和闭口不谈并不会让这类事件变少,正视问题的存在和现象,分析成因然后做出对策,这种做法应该比不了了之更能够解决问题。
不过大抵是因为粉刷一下总比重新检查修正来的更容易的缘故?很多的时候,我们得到和看到的结果,并没有根除恶存在的土壤。
千万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的底线,往往会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