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为这本书的高名气和高引用率才越过我的其他阅读计划早早找来插队阅读的,也因为他们都说这本书里有满满的梦想。我觉得现在正是需要梦想激励一下的时候,便好奇地翻开,想一探究竟。
伊始,我觉得作者叙述的手法和语言不太人人满意,所有的词语都在绕圈圈,迟迟未提到充满梦想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也许是我太过心急了吧。
慢慢的,故事开始展开,不为人所理解的天才斯特里克兰的故事。我看着看着,除了迷惑,更多的是震惊与一点点的恐慌。
迷惑是因为我跟“我”一样渴望揭开斯特里克兰身上的谜,但是又生生只看到一团迷雾;震惊与恐慌则是因为我发觉自己在曾经的某些时刻有过跟斯特里克兰相似的念头!我曾想过抛下所有一意孤行去找寻那个属于自己的地方,曾经想过冷酷、无情地离开去追逐美好。这种看起来大逆不道的念头我的的确确曾经有过。
我被自己吓到了。我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也隐藏有那样不顾一切、逃离一切的冲动,这让我害怕,我不得不努力往下读,试图从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中把自己的这种念头看得更清楚一些。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我的心情,我一路往下,越看心里的震慑越大。我好像有那么一点懂斯特里克兰,可是每当我想更进一步顺藤摸瓜时,这点星光又消失在迷雾外围。
我预感到斯特里克兰身上有致命的诱惑力,当施特勒夫的夫人表现出莫大的排斥时,我的心里就朦朦胧胧感知到了什么。果然,她爱上了他。可是他对她如此无情又让我五味杂陈。
也许自己内心纯洁有过的念头没有他的那么强烈吧,所以也就不会那么无情。这或许是自己曾压制下它的缘由吧,到底是好是坏呢,我自嘲地想。
不过即便有相似的念头加持,我脑海中的迷雾仍旧不能变得更淡。每当我觉得有感触有共鸣的时候,一伸手,他反而遁入迷雾更深处,让我觉得自己的那一点点共鸣是否是错觉。我只感觉越来越不了解斯特里克兰了。
后来,我不再妄图把他从迷雾里揪出来,而是安静地边读边想象。看着他一步一步,直至找到人生归宿,找到那个海岛,完成画作,安详离世。脑海里的那团迷雾,好像也终于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其实,斯特里克兰就是这样一个人吧,就是一个被梦想诅咒了的人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轮明月,只是有的人从未抬头,而有的人不肯低头罢了。
诅咒来得太急太汹涌,斯特里克兰从公司小职业里跳脱出来,不顾一切追逐着月亮,终于得偿所愿,皈依于属于自己的家园里。
这就是梦想的魔力吧!可惜大多数人都不敢抬头过自己的人生,而在六便士面前低下了头;可惜天才太少,海岛难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回家。更可惜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纵然有那么一瞬间仰望过、渴望过,却难敌月亮的遥远,跨不出第一步,终究只能乖乖低头,交由时间安抚胸中难平意。
可是,那些被梦想诅咒了的人们啊,不一定非要像斯特里克兰像曾经的自己那样偏激。勇敢地仰望月亮英勇向前固然无比正确,可是有时候,我们可以稍微放缓脚步,低头看一眼地上,六便士与月亮是可以一同前行的,一如书中的布吕诺船长和亚伯拉罕。
我想作者提到这两个人,就是为了印证梦想与现实的共存关系吧。很多人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许并不用像斯特里克兰一样疯狂而无情,你只需要看清自己的月亮在哪,只需要比之前的你付出多一点勇敢就足矣。
月亮离不开六便士,哪怕决绝如斯特里克兰也要为纸张颜料揽活儿,更不要说狠不下心的芸芸众生了。只是我们要很清楚的知道,我们要六便士、我们低头,是为了我们的月亮,我们的梦想。如果没有月亮,六便士就只是六便士,而有了月亮,六便士是通往月亮的阶梯。我希望,所有被月亮诅咒了的人,都能踏着六便士朝着梦想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