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被认为是东野圭吾《白夜行》之后最刺痛人心的作品。《白夜行》我只看了前两页,所以无法把两本书做比较。读完了《虚无的十字架》,就一个感觉——虐。中原的孩子被杀,前妻又被杀,够虐,还有其他人物也都很悲剧,为了不剧透,就不说那么多。
沙织和史也在初中阶段是情侣关系,恋爱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沙织鼓起骨气勇气问:“你觉得我怎么样?”问完之后,她立刻脸红了。
她没有勇气注视他,忍不住低下头,但察觉到史也看着自己。
“很喜欢啊。”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沙织觉得整个人轻飘飘的。
我太爱这段文字了,仿佛年幼时的那种爱恋就浮现在眼前,想象着我和她并肩坐在操场的角落里,情不自禁的心动着,又小心翼翼着,害怕着那份喜欢不能被对方所接纳。
读完了序言,我很怀疑《虚无的十字架》是一部言情小说,而非推理小说。
小夜子突然被杀,警察找到她的前夫中原了解情况。中原陷入了痛苦的回忆当中。十一年前,中原和小夜子成了杀人命案的死者家属,他们的8岁女儿被一个假释出狱的再犯杀害了。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失落中,唯一的心愿就是——早一秒把凶手逮捕归案,判处死刑。
杀人偿命,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对凶手审判的过程中,法官更倾向于对再犯判处无期徒刑。在小夜子和中原看来,这实在愚蠢至极。在这起事件中,他们失去的不只是女儿的生命,再也看不到彼此由衷的笑容。于是他们离婚了。
离婚后的小夜子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比如说偷窃、犯罪、死刑。在采访沙织的过程中,她了解到,沙织不仅仅偷窃,还在年幼时亲手杀死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得知小夜子被杀的中原,也开始展开调查,他逐渐的发现,前妻小夜子的死和在儿科医院就职的史也脱不开关系。
......
我喜欢在睡觉前读书,这样能使我更容易进入睡眠的状态。但这本《虚无的十字架》例外,读的时候总让我更加清醒。我好奇着,中原、小夜子和沙织、史也之间是怎样的人物关系?
173页之前,我总是在想,序言中出现的史也有必要出现吗?和中原、小夜子之间就压根没有关系啊。甚至说,到了第173页,我才能把第1页出现井口沙织和小夜子关联起来。173页之前,我总觉得看不懂东野圭吾的书。这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子啊。
也许这正是侦探小说的魅力吧!
故事之外,东野圭吾抛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话题——究竟应不应该废除死刑?
- 花惠说:“我先生(史也)用迄今为止的所有人生,弥补在二十一年前犯下的罪。他虽然在年幼时犯了错,但这之后他拯救了我,还有我肚中的孩子。”
- 中原说:“她(沙织)这二十一年来一直深陷痛苦,好几次自杀未遂。她觉得她之后一切的不幸都和二十一年前的那件事有关,一切都是她的报应。”
- 杀害中原和小夜子女儿的蛭川之前就杀过人,但当初没有被判死刑,导致他有了二次杀人的条件。
在我看来,史也和沙织犯罪是因为年幼无知,如果被判了死刑,确实可惜;蛭川犯罪是因为好财和偷窃,并且杀了三个人,死不足惜。
从东野圭吾这部小说里,也可以窥探出一些细节。
结尾处,作为纱织和史也杀人证据的婴儿的尸体不见了。案子很难成立了,因为无法证明他们杀了婴儿。
那么我猜测,东野圭吾对于这起杀人案的态度偏向于不判处死刑。
另外,书中还有一段话,值得每个人思考。
无论杀人凶手是事先有预谋的计划杀人,还是在冲动之下杀人,都有可能再度行凶。但在这个国家,对不少杀人凶手只判处有期徒刑。到底有谁可以断言,这个杀人凶手只要在监狱关多少年,就可以改邪归正?把杀人凶手绑在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上,到底有什么意义?
对于蛭川来说,监狱关他多少年都没用,他的心里压根就没有一点反悔和歉意,死反而对他是一种解脱。
对于沙织和史也来说,自首判刑反而会使他们被束缚的心灵得到解脱。
对于《虚无的十字架》这本书,就说这么多吧——一本值得读一读,又不会花很多时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