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部纪录片《56up》,影片记录了14个小孩从7岁到56岁中每隔七年的时光。公众号和影评里对这部影片最集中的观点就是1.由于社会阶层固化,你很难逃脱你现有的阶层。所有人物最终的命运都受到其所在阶层的影响。2.女性人物的命运尤其受到婚姻质量的影响。而这类观点又与前几年天涯热帖里面的《寒门难出贵子》中的观点类似。
且不说这类观点是不是属于宿命论,但个人觉得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确实是很大的。就像英语谚语中说的 like father like son. 就像同样是七岁的时光,出生于上层社会的Andrew已经开始阅读《金融时报》,讨论学校是否应该收学费,设想自己以后入读牛津学习法律,而出生于贫民窟的孩子Paul则说最大的愿望是没有大孩子打他。最后Andrew成功入读牛津,当上一名律师,而Paul则从事过建筑工人,管道工人,最后由于失业只得在妻子所工作的养老院从事一份兼职工作。当然人物的命运与自身的努力拥有着绝大部分的关联,比如说Andrew也是非常努力才能入读牛津,学习法律,成为出色的律师;Paul也承认由于自己懒惰,从而辍学,无一技之长。但是原生家庭给予个人的教育以及视野则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Andrew能很早地明确自己的目标,一直努力往前走。
但是说到这些并不是想让人们因为原生家庭而抱怨自己的处境。这是因为大多数普通人从小到大就按部就班地走,很少人会有对自己明确的规划,就像七岁的时候我也还是一个喜欢吃零食和玩乐的二年级学生。而父母给予我的,我已经足够感恩。吃穿用度不愁,父母温暖呵护,这些也足以让我拥有一个温暖的童年时光。不过因为这部影片,我对自己的认知最深刻的确实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依然无所规划。且不说是由于很多人在二十多岁都感到的迷茫导致自己无所规划,其实更多的是内心的懒惰导致自己不想面对。小时候被问长大了想干什么,回答说 不知道,因为确实没有建立起一个对任何职业的概念。一直到高考后选专业,也是随便选了一个至今有点后悔的专业,高考前努力学习为了考上大学没有时间去想,从高考结束到填志愿的二十天又因为自己随便的态度选择了现在的专业,又因为保研轻松还是继续就读这个专业,马上就要出国却还是学习这个专业。一直都是以偷懒随便的态度又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对自己有所规划。
当初决定出国,也是非常不喜欢保研后日复一日坐在电脑前的枯燥日子,决心改变,还总嚷嚷着觉得自己的人生无限可能。可是决定以后,虽然至少迈出了自己主动的一步,但是思想上和行动上却还是依旧懈怠。看了这部影片,突然有一些触发,觉得还是需要慢慢开始自己变得主动去掌握自己的人生。做一些自己能慢慢坚持的小改变和小努力来稳步地推进自己的生活。
主动寻求改变,除了问题能够被解决,同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前几天为了能在刚到慕尼黑落脚时有一个住所,硬是一个人通过发英文邮件和房主的来回联系,最后租到了两周的四个人的住宿。明明是一个group,确是自己一个人在忙活确实有点郁闷。但也恰恰是因为自己的主动,才能解决好住宿的问题,或许在和房主的交流联系中,自己的沟通技巧也许也会有小小的提高呢。在付住宿费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支付宝账号无法支付,还给Airbnb的客服打电话发邮件,虽然最后在客服的建议下还是用了家人的支付宝账号成功付款。但是今天又接到客服电话,对方态度很诚恳地说很抱歉,已经将账号问题转给技术部门解决,同时补偿一张25美金的优惠券。试想如果当初因为出现问题直接放弃,不主动寻求解决办法,或许烦恼的还是自己吧。
变得主动,变得有规划并不是说想让自己变得很成功,跨越自己所在的阶层,而是想让自己的生活在充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下稳步推进。至少老了的时候回顾一生,并不想说自己有多么遗憾。
七年后的我会是怎样?从现在起,就可以慢慢地规划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