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为在朋友圈发了一段关于电商的内容,和朋友简单互动了一下,这次想把碎片化的想法重新总结一下,想聊聊目前环境下,互联网红利期已经过去,存量竞争下的电商“破圈之路”。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覆盖逐步趋于饱和,用户增长有所放缓,规模达到11.67亿历史新高。尽管用户增长乏力,但基于对于目前的用户规模,存量市场非常巨大。
而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互联网巨头掌控着流量通道,而新锐增长势力也在崛起崛,比如以垂类内容社区为主的:小红书、B站、得物、知乎以及以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滴滴、大众点评等。如何能够在纷杂的存量市场中占有优势,更加考验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较盈利能力来说,内容型社区产品除了广告流量分成外,也将重点放到电商业务,而传统的电商平台则开始深化内容生态,借助种草分享模式拉动GMV。
比如:淘宝推出直播及6大内容模块、京东推出逛社区;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平台先后布局内容电商赛道,尤其是抖音、快手,借着庞大的日活流量,纷纷将用户引向电商直播。无论是电商社区还是社区电商,核心竞争在于流量、供应量、交易撮合以及交易保障能力四个方面。
对于传统的电商来说,其本身自带一定的流量,商品供应和交易保障能力仍然占有绝对优势,而在交易撮合方面,传统电商比较依赖于标准化的品牌曝光,在公域流量运营中,通过平台首页、推荐进行内容消费,然而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的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后,对于产品的选择和消费有了更多维的参考空间。
Z世代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牌力以及营销的个性化、体验性和互动性,单一的公域流量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年轻人的需要,也是基于此一些内容平台依靠自身的内容优势布局电商时更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对于传统的电商来说,交易撮合能力是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点。我也看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大家都从小红书进行种草,无论是美妆还是衣服、鞋子,很少直接在小红书完成购买,当然一部分原因是商品供应问题,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向传统电商那样具有完善的交易保障体系,很难形成自身的交易闭环,免不了为传统电商做嫁衣。
传统的电商:京东和淘宝,已经开始布局内容社区,想以京东为例来探讨“电商破圈”之路:从京东的逛社区根植于app底部的核心tag,普通用户很容易进入社区浏览内容,通过分享真实的购买经历和晒单评价,成为种草官,大大降低了种草门槛,也增加了种草内容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另外在产品设计上,不同的品类内容面向不同的消费者,可以提供更有个性、互动和体验的内容和产品,供消费者进行主动筛选,交易撮合更密切。
当然完全的依靠UGC的内容种草,尽管能够丰富内容供给,但也会带来种草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没有足够的优质内容,很难形成用户的购买心智。这就需要一些优质的KOL,通过专业、优质的内容引爆消费者痛点,提高认知和激发购买力,再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背书获许用户信任。
而对于KOL本身来说,如果用户对KOL带货的产品体验良好,可以增加产品的认同感,也会增加对KOL的信任度和粘性,方便复购和下一次种草。
种草用户的账号体系和成长机制还有待加强,以目前的一个首页粉丝比较多的创作者而言,默认的用户头像和签名,模糊的画像很难触及消费者形成品牌背书。
作为平台来说,完善的用户成长体系和机制可以刺激用户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积累私域流量,一旦用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作用于平台,带给平台流量和影响力,帮助平台进行破圈,比如薇娅和李佳琦,淘宝成就薇娅的同时,薇娅也在淘宝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收益。